[实用新型]一种减振器保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17535.8 | 申请日: | 2012-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565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发明(设计)人: | 陈廖志;金戈;毕祥禄;徐荣峰;胡思明;刘巍;潘之杰;赵福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9/38 | 分类号: | F16F9/38;F16F9/36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 33107 | 代理人: | 张智平;蔡正保 |
地址: | 311228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振器 保护 结构 | ||
1.一种减振器保护结构,其套设在减振器外,所述减振器包括缸体(1)、与缸体(1)相连接的活塞杆(3)及套设于缸体(1)外的防尘盖(2),本结构包括套设在活塞杆(3)上的缓冲块(4)、和套设在防尘盖(2)上且位于缓冲块(4)外侧的防尘罩(6),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器保护结构还包括套设于缓冲块(4)上且与缓冲块(4)固定连接的加强环(5),所述加强环(5)位于缓冲块(4)与防尘罩(6)之间,所述加强环(5)近缸体(1)端具有朝向防尘罩(6)延伸的挡沿(51);所述防尘罩(6)远缸体(1)端具有朝向加强环(5)延伸形成的挂接部(61),所述挂接部(61)挂接在挡沿(5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振器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块(4)侧围凹设有环形的凹槽,所述加强环(5)嵌于凹槽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减振器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罩(6)的挂接部(61)与加强环(5)的挡沿(51)为过渡配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减振器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接部(61)及挡沿(51)均呈环形且以活塞杆(3)的轴心为圆心。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减振器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沿(51)的自由端朝向挂接部(61)弯折延伸形成有延伸部一(511);所述挂接部(61)的自由端朝向挡沿(51)弯折延伸形成有与延伸部一(511)相扣接的延伸部二(611)。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减振器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接部(61)在活塞杆(3)轴向上的厚度为4-1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减振器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环(5)由结晶性塑料POM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1753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假人足部标定试验的试验台
- 下一篇:一种新型搬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