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动机油压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15105.2 | 申请日: | 2012-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282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杜青;杜永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宁智能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1/20 | 分类号: | F01M1/20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李桂存 |
地址: | 272073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油压 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油压传感器,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的安装在工程机械发动机上、输出电压信号的油压传感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压力传感器一般都是电阻型压敏元件,其阻值随压力升高而升高,随压力降低而减小。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出现阻值变大、开路、受潮霉变、阻值变化、短路、插头及座接触不好或漏电等故障,引起压力传感器损坏故障。
究其原因,这与整个油压传感器的结构有关。由于其密封性不好,容易导致压力元件易于外界接触,使压力元件发生化学反应;且现有压力传感器,需要外界处理电路转化为相应的电压值后才能获知当前发动机供油管路中的油压值。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安装在工程机械发动机上、输出电压信号的压力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油压传感器,包括内部为空腔的螺纹部、固定于螺纹部上方的电缆护套,其特别之处在于:所述螺纹部的空腔中设置有感压元件和信号处理电路,信号处理电路连接有电源正信号线、电源负信号线和油压信号线;所述信号处理电路用于将感压元件变化的电阻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并经油压信号线输出;所述螺纹部的外表面设置有螺纹。
感压元件、信号处理电路均设置在螺纹部的空腔中,信号处理电路用于将感压元件随油压变化的电阻信号,转化为变化的电压信号,并进行输出。螺纹部实现固定和支撑作用,并通过其外表面的螺纹固定在油压检测口上;电源正信号线、电源负信号线和油压信号线从电缆护套中贯穿而出,电缆护套实现对信号线的密封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油压传感器,所述螺纹部与电缆护套之间设置有拆装部;螺纹部的下方设置有增强油压热量传递的传导部。设置拆装部,便于与扳手、鸭嘴钳等拆卸工具相配合,以便实现整个油压传感器的拆卸;在螺纹部的下方设置传导部,便于发动机的油压及时传递到感压元件,以便准确、实时地放映出油压的实际油压。
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油压传感器,所述电缆护套为防水型橡胶护套。防水型橡胶护套,可有效避免外界水气进入螺纹部的空腔中,保证感压元件、信号处理电路始终处于干燥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油压传感器,所述油压信号线相对于电源负信号线之间输出的电压信号为0~5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螺纹部空腔中设置感压元件、信号处理电路,并通过信号处理电路将变化的电阻信号转化为电压信号,使得输出信号更稳定、更不易被干扰;(2)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洁合理、测量精度高、使用寿命成的优点,有益效果佳、便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油压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感压元件和信号处理电路的原理图。
图中:1螺纹部,2拆装部,3电缆护套,4感压元件,5电源正信号线,6油压信号线,7电源负信号线,8传导部,9信号处理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油压传感器的结构原理图,其包括螺纹部1、拆装部2、电缆护套3、感压元件4、电源正信号5、油压信号线6、电源幅信号线7、传导部8;如图2所示的电路图中,还设置有对感压元件4进行处理的信号处理电路9。
所示的螺纹部1的内部为空腔,以便设置感压元件4、信号处理电路9;电缆护套3设置在螺纹部1的上方,拆装部2设置在螺纹部1与电缆护套3之间,用于与拆卸工具相配合,实现整个油压传感器的拆装。与信号处理电路9和感压元件4相连接的电源正信号5、油压信号线6和电源幅信号线7从电缆护套3中贯穿而出,电缆护套3实现对信号线的密封作用,以便阻止外界的水气进入到螺纹部1的空腔中。传导部8固定在螺纹部1的下方,用于将燃油的油压快速传递给感压元件4,以便感压元件4准确、及时地反映出实时油压。
信号处理电路9将感压元件4随油压变化的电阻信号转化为变化的电压信号,例如输出0~5伏的电压信号,最高可检测180℃的油压。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螺纹部空腔中设置感压元件、信号处理电路,并通过信号处理电路将变化的电阻信号转化为电压信号,使得输出信号更稳定、更不易被干扰;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洁合理、测量精度高、使用寿命成的优点,有益效果佳、便于推广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宁智能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济宁智能工程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151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