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轨道用钢轮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06766.9 | 申请日: | 2012-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824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刘广征;雷强顺;李明华;卢进军;袁芬;汤治伟;汪国胜;黄郁馨;孟艳;王亚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0B17/00 | 分类号: | B60B17/00;B61F7/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11011 | 代理人: | 刘东升 |
地址: | 10220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 钢轮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轨道用钢轮结构,具体涉及一种适于轨道上行驶的车辆或设备用的钢轮。
背景技术
轨道用钢轮一般用在铁轨上行驶,现有轨道钢轮为锥面整体式结构,即锥面和轮缘为一体,导致只能在表面为弧形的普通轨道上使用,且轨距发生变化时,无法调整轮距。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能够在各种型面轨道上行驶的钢轮结构,且可以调整轮距。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轨道用钢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钢轮主体、侧挡圈、调整垫圈和螺栓,钢轮主体通过轴承与车轴连接;侧挡圈位于钢轮主体靠近车体内侧的一端,钢轮主体、调整垫圈和侧挡圈依次通过螺栓连接紧固在一起。
调整垫圈的个数根据轨道轨距的大小确定,当轨道轨距发生变化时,通过增加或减少调整垫圈的数量改变左钢轮侧挡圈与右钢轮侧挡圈之间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钢轮主体表面为圆柱形,能够适合在各种型面的轨道上行驶,侧挡圈承担钢轮的侧向力,通过增加或减少调整垫圈改变侧挡圈位置,能够适应轨道间距的变化。其结构简单,体积小,广泛在轨道上行驶的各种车辆、设备上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轨道用钢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轨道用钢轮结构包括钢轮主体1、侧挡圈3、调整垫圈2和螺栓4,钢轮主体1通过轴承与车轴连接;侧挡圈位于钢轮主体靠近车体内侧的一端,钢轮主体1、调整垫圈2和侧挡圈3依次通过螺栓4连接紧固在一起,调整垫圈的个数根据轨道轨距的大小确定。当轨道轨距发生变化时,通过增加或减少调整垫圈2的数量改变左钢轮侧挡圈与右钢轮的侧挡圈之间的距离,适应轨道轨距的变化。
所述钢轮主体1外表面为圆柱形,侧挡圈3直径比钢轮主体(1)的直径大,侧挡圈(3)在靠近钢轮主体的一侧采用倒角结构。
钢轮主体1用来承担轨道对钢轮的向上支撑力,侧挡圈3与轨道的侧面接触或有一定间隙,承担钢轮的侧向力,确保钢轮不走出轨道。车辆两侧都装有该结构车轮,结构相对车体左右中心面对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未经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0676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齿圈位于窄内圈的轮毂单元
- 下一篇:一种兼具火焰取暖功能的装饰性家居喷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