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适于狭窄水道频繁进出港的LNG运输船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300114.4 | 申请日: | 2012-06-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867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 发明(设计)人: | 陈瑞权;陆晟;盛苏建;张志军;时光志;刘大勇;林建辉;华先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 |
| 主分类号: | B63H21/14 | 分类号: | B63H21/14;B63H21/17;B63H5/08;B63B35/00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张金亭 |
| 地址: | 10001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适于 狭窄 水道 频繁 进出 lng 运输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LNG运输船,特别是涉及一种适合于国内LNG运输的LNG运输船。
背景技术
现有LNG船有向大型化发展的趋势,目前主流船型多为14万立方米和17万立方米。该种船型由于尺度大,操纵性能不佳,用于国内的LNG运输存在着港口条件不足,经济性差等缺点。现有的LNG运输船多有采用双燃料电力推进系统的,但均为常规轴系推进。该种推进形式在船舶操纵性能上存在不足,特别是在港口内的机动性能不佳。如果该种LNG运输船用于国内运输,经常航行于狭窄水道及进行进出港操作,其机动性能不佳的特点使得船舶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适于狭窄水道频繁进出港的LNG运输船,以满足国内LNG运输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于狭窄水道频繁进出港的LNG运输船,该船的货舱总容积不大于30000立方米,在船尾设有两个横向对称布置的吊舱推进单元,在船首配置有首侧推器;所述吊舱推进单元包括一个吊舱推进器和一套转舵模块,所述吊舱推进器包括螺旋桨及其驱动电机,所述转舵模块设有两个转舵电机;所述首侧推器设有驱动电机;首侧推器的驱动电机、螺旋桨的驱动电机和所述转舵电机均由船上的电力系统供电。
所述电力系统的电力是由配置在船上的发电机产生的,所述发电机是由配置在船上的发动机驱动的。
所述发动机是使用柴油或者天然气作为燃料的双燃料发动机。
所述货舱为C型独立液货舱。
所述转舵模块位于船体内,所述螺旋桨的驱动电机位于水下吊舱内,且为永磁电动机。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1)通过采用配置吊舱电力推进单元和首侧推器的结构,大幅提高了船舶的操纵性和港内机动性,提高了船舶的经济性和安全性;2)采用C型货舱,符合国内船厂建造能力;3)使舱容不大于30000立方米,适合进入国内多数沿海港口,以及长江下游港口;4)采用双燃料发动机,在节能减排方面作用突出。总之,本实用新型能够满足国内LNG运输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力系统的布置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吊舱推进单元和首侧推器的布置图。
图中:1、C型独立液货舱,2、发动机,3、吊舱推进单元,4、首侧推器,5、主配电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图3,一种适于狭窄水道频繁进出港的LNG运输船,采用C型独立液货舱1作为液货围护系统,全船设置4个独立液货舱1,总容积不大于30000立方米。由于采用C型液货舱,因此货舱不需要次屏蔽保护,并且可以在较大的压力范围内安全工作。
在船尾设有两个横向对称布置的吊舱推进单元3,在船首配置有首侧推器4;吊舱推进单元3包括一个吊舱推进器和一套转舵模块,吊舱推进器包括螺旋桨及其驱动电机,转舵模块设有两个转舵电机;首侧推器4设有驱动电机;首侧推器的驱动电机、螺旋桨的驱动电机和转舵电机均由船上的电力系统供电。在本实施例中,电力系统的电力是由配置在船上的发电机产生的,发电机是由配置在船上的发动机2驱动的。发动机2是使用柴油或者天然气作为燃料的双燃料发动机。本实施例的电力系统采用双燃料发动机作为原动机,并将三台双燃料发动机布置在尾部的机舱内,如图2所示,采用双燃料发动机2驱动发电机。发电机被连接到一个共用的电网,进而连接到主配电板5。通过这个电网对所有的负荷,包括首侧推器的驱动电机、螺旋桨的驱动电机、转舵电机、辅助设备和船舶系统进行供电。同时所有的负荷通过正在运行的发电机来分配。首侧推器4可以提供一个垂直于船舶纵轴的水平推力。在低航速或零航速的情况下,吊舱推进单元3和首侧推器4配合使用可以完成原地调头和水平横移靠离泊等动作,提高了港内的机动性和安全性。吊舱电力推进单元可以360度旋转,在各个方向提供精确的推力。在本实施例中,转舵模块位于船体内,螺旋桨的驱动电机位于水下吊舱内,且为永磁电动机。
尽管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未经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0011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废热源拖轮甲板融冰雪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水下滑翔器的姿态调节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