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动机连杆瓦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87847.9 | 申请日: | 2012-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287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刘玉清;王胜华;周鸣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益阳银源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9/04 | 分类号: | F16C9/04;F16N1/00 |
代理公司: | 益阳市银城专利事务所 43107 | 代理人: | 舒斌 |
地址: | 41306***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连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具体地说是一种发动机连杆瓦。
背景技术
发动机的连杆瓦是连接连杆和曲轴,承载动力的关键零件,也是发动机中最重要的一对摩擦付。因此,如何更好地解决该件的润滑问题,确保该对摩擦付中有稳定可靠地油膜,是确保发动机可靠、经济运行的关键。
无论是单缸还是多缸发动机(柴油机,汽油机),也不论是压力方式润滑的还是飞溅方式润滑的,其润滑油都是经曲轴连杆径内腔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经曲轴连杆径上的油孔达到曲轴连杆径与连杆瓦之间实现润滑。由于连杆瓦与曲轴连杆径间的间隙很小,对于当前高速高强化的发动机来讲,因承受的高冲击力和较高的热负荷,进入该摩擦付间的润滑油有限,特别是当润滑油温度较高或使用的时间稍长时,润滑油的粘度相对降低,很易烧瓦和拉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设有导油槽的发动机连杆瓦。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其发明目的的,一种发动机连杆瓦,它包括本体,本体的工作面与曲轴连杆径油孔对应位置处设有导油槽。
本实用新型所述导油槽的长度为本体弧长的20﹪~30﹪,深度为本体厚度的20﹪~40﹪。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较好的实现了发明目的,其结构简单,导油槽一是减小了润滑油进入摩擦付的阻力,二是润滑油进入后在该导油槽中有一定的储存,当曲轴转动时该油槽也相对连杆径径向转动,从而在该摩擦付中形成足够和稳定的油膜,提高了曲轴连杆径与连杆瓦之间的润滑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由图1、图2可知,一种发动机连杆瓦,它包括本体1,本体1的工作面与曲轴连杆径油孔对应位置处设有导油槽2。
本实用新型所述导油槽2的长度为本体1弧长的20﹪~30﹪(本实施例为25﹪),深度为本体1厚度的20﹪~40﹪(本实施例为30﹪)。
本实用新型在不改变其他件的结构前提下,连杆瓦上增设的导油槽2一是使润滑油进入该摩擦付的阻力减小;二是润滑油进入后在该导油槽2中有一定的储存,当曲轴转动时该油槽也相对连杆径径向转动,从而在该摩擦付中形成足够和稳定的油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益阳银源机械有限公司,未经益阳银源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8784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PCB板载具导向机构
- 下一篇:一种组合式活塞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