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城市智能交通运输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81306.5 | 申请日: | 2012-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443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吴新赞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新赞 |
主分类号: | E01C1/00 | 分类号: | E01C1/00;E01F1/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王汝银 |
地址: | 250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城市 智能 交通运输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城市智能交通运输系统,尤其涉及一种无人驾驶的纯电动智能小车在一种高架路通道中自动运行,按国际专利局专利分类表(IPC)划分属于作业运输部,交通运输分部。
背景技术
当今,机动车尾气污染和噪声污染严重地破坏着城市人的生活环境,熙熙攘攘的机动车辆消耗着大量的能源、钢铁、道路等资源,造成能源危机和资源浪费,与日俱增的车辆造成严重的交通堵塞,居民的出行效率十分低下,行车难、停车难、效率低等问题日益突出,交通成本越来越大,已成为社会和家庭的重要支出,迫切要求大幅度减少城市机动车辆、提高运输效率、节约能源、减少污染、改善环境,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高度智能化的城市交通运输系统,是一种畅通、高效、环保、安全、节约的现代化城市公共交通运输系统,目的是从根本上解决城市交通问题。
现有的城市交通运输系统均未能有效解决城市交通问题:
1、传统公交车客运系统:该系统虽然具有单车运载人数比较多的特点,但是由于沿线停靠站点众多、红绿灯多、道路交通拥挤,车辆行驶缓慢,交通时效很低,且由于人多车少,乘客经常面临挤车难、坐票少、需换乘等问题。
2、出租车运输系统:出租车比公交车乘坐舒适些,但乘坐出租车交通成本太高,平均是公交车的10-30倍,且由于堵车严重,出租车的运输时效也大打折扣,出租车的高空车率也构成了一种严重的浪费。
3、私家车:私家车方便、舒适,但由于城市道路堵车严重,行车难、停车难、效率低等问题愈来愈严重,而且,私家车交通成本很高,车辆成本、油料成本、维护成本合计每年约2万元,交通成本是本实用新型的20-100倍。
4、城市轻轨:轻轨虽然运力较大,但路线覆盖太有限,停靠站点太少,其小区覆盖能力与保障灵活性等方面无法满足城市需要,而且轻轨造价昂贵,性价比不具优势。
5、城市高架公路交通:城市高架公路交通较大地提高了交通效率,缓解了交通堵塞,但是,这种交通对整个城市交通的改善是有限的,一方面,高架路是很局部的,另一方面,巨大的车流导致下路口常常拥挤不堪,而且,由于这种高架路比较笨重,占用道路面积较大,建设成本也很高,不可能大规模建设。
6、地铁:地铁具有运力大、乘坐较舒适、出行较方便等特点,但毕竟覆盖有限,站点有限,其快捷性、时效性、灵活性仍与客观需求有较大差距,而且,地铁造价高昂,城市地下不可能修满地铁。
7、与本实用新型接近的系统:申请号为200820084807.8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包括多条纵向和横向交叉的双向电力轨道,立体交叉通道通过单向转弯匝道连接,两条电力轨道的连接设有多个变道机构,轨道上行驶电力驱动小型交通工具,交通工具和变道机构连接计算机中心,实现实时调配控制。提出了一种由计算机控制中心统一控制的轨道交通运输方式,采用电力轨道,对于减少交通污染有积极意义,但采用轨道车运输方式限制了车辆运行的灵活性,没有明确、完善的车站系统,无法解决乘客上下车问题,更无法满足某地某时的客流高峰的运输保障,两层设计使得轨道体积过于庞大,影响街道视觉效果,也增加了立体交叉的难度,变道时会影响其它车辆的正常运行,没有左转弯功能等,限制了系统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畅通、环保、高效、节约的城市智能交通运输系统,通过一种全立交全封闭的轻型城市高架路通道、纯电动无人驾驶智能小车、便利的节点车站和智能调度系统建立了一种畅通高效的城市交通运输系统,通道顶上铺设太阳能发电装置,利用太阳能供电,实现清洁环保交通,各节点车站设物流服务站,实现轻便货物运输。本系统将从根本上解决城市交通拥堵、效率低下、污染严重、交通成本高等问题,具有全直达、全立交、智能行车、智能调度、快速、高效、环保、节约、便捷、安全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新赞,未经吴新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8130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诊断支持设备
- 下一篇:LTE系统中用户设备的跟踪区列表维护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