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晶广角发光二极管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271918.6 | 申请日: | 2012-06-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969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 发明(设计)人: | 謝佳翰;黃志騰;陳春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琉明斯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L25/075 | 分类号: | H01L25/075;H01L33/48;H01L33/58 |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203 | 代理人: | 高凤荣 |
| 地址: | 中国台湾桃园***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晶 广角 发光二极管 | ||
1.一种多晶广角发光二极管,包括:
一基板,具备导热部及设于导热部侧边的正、负电极;
一反射杯体,形成于该基板上;
至少二颗发光芯片,设在该导热部而位于该反射杯体内部;
一封胶层,设置于该反射杯体内部而将该发光芯片予以包覆;以及
一透镜,设置于该反射杯体与该封胶层的顶缘,且其中间顶面形成凹入部;
其特征在于:
该凹入部的断面呈V形沟,且沿着该V形沟轮廓下方小于80度的透镜夹角(θ)的区域内,至少在对应于该发光芯片的位置,设有使该发光芯片所发出的光线折射的微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晶广角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θ)定义为以该基板及透镜的中心向上发散所形成的尖圆锥形范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晶广角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结构设在该V形沟表面上,且其包括设在该V形沟的一部分表面或全部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晶广角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结构的形状及分布区域,是依该发光芯片的数量及位置所设制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晶广角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结构包括:粗糙面、波浪状及锯齿状其中任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晶广角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结构设在该V形沟与该夹角(θ)之间所涵括的透镜区域(Z)。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晶广角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杯体的杯深为0.20~0.5mm。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多晶广角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为对称的圆形体,其最外缘的半径(R1)为最高点的半径(R2)的1.1~2.5倍,且该透镜最高点的高度(H1)为该V形沟最凹点的高度(H2)的4.5~9.5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琉明斯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琉明斯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7191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天地龙骨成型机
- 下一篇:一种提高机械精度定位调校的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