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汽车动力总成用的散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66933.1 | 申请日: | 2012-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826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段福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莱宝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1/02 | 分类号: | B60K11/02;F16H57/04;H02K9/04;H02K1/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3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汽车 动力 总成 散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用电机变速箱动力总成的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以节能环保等性能突出,而使其逐渐取代传统汽车成为重要的交通工具。为了进一步降低整车重量和体积,作为电动汽车核心部件的动力总成采用高功率密度电机及变速箱,高功率密度会引起电机和变速箱散热能力不足。目前绝大部分电动汽车动力总成大都采用自然风冷或强制水冷模式。采用自然风冷存在散热能力不足和外形尺寸大等缺点。采用强制水冷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冷却水需要较大功率的水泵和散热水箱进行水循环,导致系统能耗和体积重量加大;冷却水容易腐蚀电机外壳等,导致水泄漏;有水垢产生,堵塞冷却管路,使其冷却能力下降甚至会使电机因散热不足而发生过热;环境适应性差,在寒冷地区要防止管路冻裂等,在高温地区防止水分挥发等。另外,大部分电动汽车均采用高速大功率电机,电机轴承大都采用脂润滑,在高转速所产生的热如不及时散出去,会使润滑脂失效进而导致电机轴承磨损严重,寿命降低,振动噪声加大。传统自然风冷和水冷结构都很难直接降低电机转子轴承的温度。因此,需要提出一种环境适应性强、节能、体积小、重量轻的散热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境适应性强、体积小、重量轻、智能化的电动汽车用动力总成的高效强制风冷与油冷复合散热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且制造成本低,耗能小,维护方便可靠性高。比传统自然风冷散热面积增加几十倍至上百倍,散热能力强劲,耗能仅为水冷结构的十几分之一。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总成用的散热装置,包括轴向散热筋片、径向散热筋片和抽风装置组成,所述动力总成的电机主轴为空心轴结构,在空心轴内表面开有多个与变速箱相通的油道槽,并在外部通过一个油泵和散热器构成的冷却循环回路,不断冷却电机转子,从而降低了电机、变速箱、转子轴承等温度;所述轴向散热筋片安装于电机外壳,径向散热筋片安装于电机端盖,散热筋片间形成多个散热风道;所述轴向散热筋片与径向散热筋片通过圆形通风道连接,通过抽风装置进行散热。
所述轴向散热筋片和径向散热筋片的截面均为近似矩形的变截面形状。
所述抽风装置和油泵的工作状态和转速通过温度控制器来控制。
所述径向散热筋片和轴向散热筋片采用插槽结构与母体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在于:极大地增强了电机和变速箱的散热效果,并且结构简洁、体积重量小;采用智能化温度阈值控制模式,散热系统节能效果突出;通过在电机转子轴承处布置进气口,增加了脂润滑轴承处的散热强度;通过变速箱油经过电机转子空心轴,极大地降低了转子和轴承内圈温度;将电机一端轴承与变速箱相通,采用油润滑极大地提高了电机轴承寿命;通过该散热系统可进一步提高动力总成的功率密度和过载能力,同时,该散热系统成本低、结构简单、能耗小、可控性强、环境友好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轴向散热筋片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径向散热筋片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散热筋片与母体连接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空心主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说明给出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阐述说明。其作用被理解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具体阐述,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形式的限制。需要进一步申明的是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依据本实用新型做出多种形式的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莱宝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莱宝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669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