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配线管与动力转向管安装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54681.0 | 申请日: | 2012-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066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奥本泰典;大和田利信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久保田 |
主分类号: | B60R16/02 | 分类号: | B60R16/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 31210 | 代理人: | 梅高强;刘煜 |
地址: | 日本大阪市***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管 动力 转向 安装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中管路的安装构造,尤其涉及一种配线管与动力转向管安装构造。
背景技术
以往,在例如拖拉机等车辆中,发动机附近的电气配线等配线管与动力转向管通常配置为:所述动力转向管通过金属夹具固定安装在发动机上;所述配线管通过例如树脂扎带等固定在所述动力转向管上,从而使所述配电管相对于发动机固定。
然而,若采用如上所述的配置方式,因为配置过程中诸多不稳定因素的影响,所以管路的配置位置、方向等也变得不稳定。例如,虽然所述配线管通过例如树脂扎带等固定在所述动力转向管上,但是所述配线管仍可能相对于所述动力转向管发生移动,从而使相对于所述动力转向管的位置、方向发生变化。
这样一来,就可能会发生短路、漏油等不良情况,成为安全隐患。具体地说,所述配线管可能因为与发动机或发动机附近的钣金部件发生接触、摩擦等,从而造成例如电气配线(所述配线管的一例)的绝缘皮等损伤,进而发生电气配线漏电、短路等不良情况。或者,所述动力转向管可能因为与发动机或发动机附近的钣金部件发生接触、摩擦等,从而造成所述动力转向管等发生例如表面绝缘皮熔化、管路老化、摩擦损伤、破损等不良,进而导致动力转向管漏油等不良情况的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线管与动力转向管安装构造,以能够防止配线管、动力转向管发生熔化、损伤等不良情况,避免短路、漏油等不良情况的发生。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配线管与动力转向管安装构造,其包括:支架,固定连接在发动机上;至少两个第一夹持部件,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架的与所述发动机隔开间隔的不同部位上,具有贯通状的通孔部,将该通孔部套设在所述动力转向管的 外周;以及至少两个第二夹持部件,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架的与所述发动机隔开间隔的不同部位上,固定所述配线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配线管与动力转向管安装构造,能够将配线管、动力转向管配置地较为牢固、稳定,从而能够有效地避免配线管、动力转向管与发动机及发动机附近的钣金部件等发生接触、摩擦,防止短路、漏油等不良情况的发生,消除安全隐患。
此外,可选地,上述配线管与动力转向管安装构造中,所述支架通过在车体的前后方向上隔着间隔的至少两个部位固定在所述发动机上,所述第一夹持部件与所述第二夹持部件分别在所述前后方向上隔着间隔地固定在支架上。
此外,可选地,上述配线管与动力转向管安装构造中,还包括:盖板,该盖板设置在所述支架的与所述发动机对向的一侧,并使所述配线管和所述动力转向管位于所述发动机与该盖板之间。
此外,可选地,上述配线管与动力转向管安装构造中,所述支架包括:向远离所述发动机的方向水平延伸的水平部;从该水平部的远离所述发动机的端部竖直延伸的竖直部,所述第一夹持部件固定连接在所述竖直部上,所述第二夹持部件固定连接在所述水平部上。
此外,可选地,上述配线管与动力转向管安装构造中,所述配线管固定于所述水平部的下表面。
此外,可选地,上述配线管与动力转向管安装构造中,所述盖板固定在所述支架的水平部上,从固定部向车体的外侧且向下方倾斜,所述配线管与所述动力转向管配置在所述发动机与所述盖板之间。
此外,可选地,上述配线管与动力转向管安装构造中,所述发动机的对向侧配置有消音器,所述支架设置在所述发动机与所述消音器之间,且所述配线管与所述动力转向管均位于所述盖板的与所述消音器相反的一侧。
此外,可选地,上述配线管与动力转向管安装构造中,所述配线管与所述动力转向管不接触。
此外,可选地,上述配线管与动力转向管安装构造中,所述第一夹持部件由金属制成且主体部呈环状。
此外,可选地,上述配线管与动力转向管安装构造中,所述第二夹持部件为树脂制的扎带。
此外,可选地,上述配线管与动力转向管安装构造中,所述扎带具有卡扣部,且通过 该卡扣部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架上。
此外,可选地,上述配线管与动力转向管安装构造中,所述盖板为钣金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久保田,未经株式会社久保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546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