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摩托车、其坐垫及枢转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254013.8 | 申请日: | 2012-05-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037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 发明(设计)人: | 陈昭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62J1/00 | 分类号: | B62J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吴鹏;马江立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车 坐垫 装置 | ||
1.一种枢转装置,用于枢接车辆坐垫与车身,包含:
第一部件,用以与所述坐垫枢接以使所述坐垫能绕第一轴线旋转;及
第二部件,用以与所述第一部件枢接以使所述第一部件能绕第二轴线旋转,所述第二部件并与所述车身固定;
其中所述第一轴线与所述第二轴线非互相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枢转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轴线是呈水平的,以允许所述坐垫绕所述第一轴线相对所述车身上下枢转,并且所述第二轴线与所述第一轴线垂直,以允许所述坐垫利用所述第一部件绕所述第二轴线相对所述车身左右枢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枢转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部件及所述第二部件中的一者具有沿所述第二轴线延伸的枢转槽,所述第一部件及所述第二部件中的另一者相应具有沿所述第二轴线延伸的枢转凸出,并且所述枢转凸出与所述枢转槽配合,以沿所述第二轴线枢接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枢转装置,其中所述枢转凸出的末端形成球头,所述枢转槽的底部形成球壳,并且所述枢转凸出的所述球头与所述枢转槽的所述球壳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枢转装置,其中所述枢转凸出形成于所述第二部件上,所述枢转槽形成于所述第一部件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枢转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部件及所述第二部件中的一者包含挡止凸出,所述挡止凸出用以抵靠所述第一部件及所述第二部件中的另一者的挡止边缘,以限制所述第一部件相对于所述第二部件绕所述第二轴线的枢转角度范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枢转装置,其中所述第二部件包含所述挡止凸出,并且所述第一部件界定所述挡止边缘。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枢转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部件包含板体,所述枢转槽形成于所述板体上,所述挡止边缘界定于所述第一部件的所述板体,所述第二部件包含板体,所述枢转凸出及所述挡止凸出形成于所述第二部件的所述板体上,所述挡止凸出呈L形并具有第一挡止壁及第二挡止壁,当所述第一部件相对于所述第二部件绕所述第二轴线枢转而呈第一角度时,所述第一挡止壁抵靠所述第一部件的所述挡止边缘,并且当所述第一部件相对于所述第二部件绕所述第二轴线枢转而呈第二角度时,所述第二挡止壁抵靠所述第一部件的所述挡止边缘。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枢转装置,其中所述挡止凸出的所述第一挡止壁与所述第二挡止壁呈90度相交,并且所述第一部件相对于所述第二部件绕所述第二轴线的所述枢转角度范围为0至90度。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枢转装置,其中所述第二部件以嵌入成型与所述车身固定,所述第二部件的所述板体包覆于所述车身的一部份,并且所述枢转凸出及所述挡止凸出露出于所述车身的所述部分外。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枢转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部件更包含第一U形结构,所述第一U形结构具有两个臂部及分别形成于所述臂部的两个穿孔,所述枢转装置更包含枢轴,所述枢轴穿过所述第一部件的所述第一U形结构的所述穿孔,以枢接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坐垫。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枢转装置,其中所述枢转装置更包含第三部件,固定于所述坐垫的底部,所述第三部件包含第二U形结构,所述第二U形结构具有两个臂部及分别形成于所述臂部的两个穿孔,并且所述枢轴穿过所述第一部件的所述第一U形结构的所述穿孔及所述第三部件的所述第二U形结构的所述穿孔,以使所述坐垫的所述底部沿所述第一轴线与所述第一部件枢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枢转装置,其中所述第二部件固定于所述车身的置物箱的前外侧。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枢转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部件由金属制成。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枢转装置,其中所述第二部件由金属制成。
16.一种摩托车,包含:
坐垫;
车身;及
根据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枢转装置,用于枢接所述坐垫与所述车身。
17.一种坐垫,包含:
坐垫本体;及
根据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枢转装置,用于枢接所述坐垫本体与所述车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未经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5401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芳纶粉末复合注塑履带芯金
- 下一篇:车辆备胎升降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