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飞机牵引车及其动力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35235.5 | 申请日: | 2012-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421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陈文科;谢建新;王殿奎;洪曼;石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北京金轮坤天特种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F1/10 | 分类号: | B64F1/10;B60K17/344;B60L1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尚群 |
地址: | 10008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 飞机 牵引车 及其 动力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飞机牵引车,特别是一种超级电容牵载两用电动小型飞机牵引车及其动力系统。
背景技术
飞机牵引车是重要的机场地面保障设备之一,主要用来在飞机机库、停机坪、机场跑道和滑行道等处牵引或顶推飞机,有杆飞机牵引车通过牵引杆与飞机相连,牵引杆独立于飞机与飞机牵引车。大部分飞机牵引车以燃油发动机作动力源,主要缺点在于排放的尾气和产生的噪音对环境是一种污染。因此,排放少、噪声低的电动飞机牵引车作为更为环保的产品出现在市场上。而普遍用来做电源的蓄电池存在体积大、重量大、寿命短、耗能高、长期经济性差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对环境的尾气和噪声污染小且工作时间长的电动飞机牵引车及其动力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动飞机牵引车的动力系统,安装在电动飞机牵引车的车架上并与电动飞机牵引车的行走机构连接,其中,包括电源、电动机和传动机构,所述电源与所述电动机连接,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变速箱、分动箱、前转向驱动桥和后转向驱动桥,所述变速箱分别与所述电动机和所述分动箱连接,所述分动箱通过前万向传动轴与所述前转向驱动桥连接,所述后转向驱动桥通过后万向传动轴与所述分动箱连接。
上述的动力系统,其中,所述电源为超级电容器。
为了更好地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动飞机牵引车,包括车架和安装在所述车架上的车身、动力系统和行走机构,所述动力系统与所述行走机构连接,其中,所述动力系统包括电源、电动机和传动机构,所述电源与所述电动机连接,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变速箱、分动箱、前转向驱动桥和后转向驱动桥,所述变速箱分别与所述电动机和所述分动箱连接,所述分动箱通过前万向传动轴与所述前转向驱动桥连接,所述后转向驱动桥通过后万向传动轴与所述分动箱连接。
上述的电动飞机牵引车,其中,所述电源为超级电容器。
上述的电动飞机牵引车,其中,所述车身包括电机舱、驾驶室和车厢,所述电机舱设置在车架的前部,所述电动机设置在所述电机舱内,所述驾驶室设置在所述电机舱的后方,所述车厢位于所述驾驶室的后方。
上述的电动飞机牵引车,其中,还包括牵引栓,设置于所述车厢的后部,分别与所述车架及所述后转向驱动桥连接,且凸出于所述车厢的后面板。
上述的电动飞机牵引车,其中,所述电源包括第一组超级电容器、第二组超级电容器和第三组超级电容器,所述第一组超级电容器和第二组超级电容器设置在所述车厢下方的后部且以所述车厢的中轴线为中心左右对称设置,所述第三组超级电容器设置在所述第一组超级电容器和第二组超级电容器中间且靠近所述车厢尾端。
上述的电动飞机牵引车,其中,所述行走机构包括前车轮和后车轮,所述前车轮与所述前转向驱动桥连接,所述后车轮与所述后转向驱动桥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功效在于:
1、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由燃油发动机造成的尾气和噪声污染问题,提供了更为环保的电动飞机牵引车;
2、本实用新型采用了超级电容器作为动力源,其较高的放电比为飞机牵引车启动、制动、牵引作业提供了足够的负荷冲击电力;
3、本实用新型采用的超级电容器与同等电量的蓄电电池相比重量更轻、体积更小,充电时间较短,连续工作时间较长;
4、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有限的车体空间,尽可能多设置超级电容器,使飞机牵引车有足够的工作时间;
5、本实用新型的电源由三组超级电容器组成,以车辆中心线对称布置,提高整车的稳定性,三组超级电容器位于整车后部,充当了飞机牵引车的配重,保证了飞机牵引车能够发挥出足够的牵引力。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动力系统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车身
11电机舱
12车架
13驾驶室
14车厢
15牵引栓
2动力系统
21电源
211电源线
212第一组超级电容器
213第二组超级电容器
214第三组超级电容器
22电动机
23前转向驱动桥
24联轴器
25变速箱
26前万向传动轴
27分动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北京金轮坤天特种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北京金轮坤天特种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3523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