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大尺寸零件加工的多工位压力机上横向传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22379.7 | 申请日: | 2012-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914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发明(设计)人: | 杨里明;李志强;王建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福迪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43/05 | 分类号: | B21D43/05;B21D43/18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方振昌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尺寸 零件 加工 多工位 压力机 横向 传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工位压力机的传送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大尺寸零件加工的多工位压力机上横向传送装置。
背景技术
多工位压力机是先进的压力机设备,是多台压机的集成,一般由线头单元、送料机构、压力机和线尾部分组成,最快节拍可达25~30次/分、可满足高速自动化生产。线头单元可分为拆垛单元、磁性皮带及清洗、涂油设备等;送料机构一般由送料双臂组成;压机一般分为多滑块和单滑块,根据不同需求进行选择,线尾部分一般由输送皮带构成。由于国内的多工位压力机的研发和制造水平有限,目前大多数开模成型工艺都是采用的国外的多工位压力机,而一般的多工位压力机的工作台面均为长方形,以往为了增加多工位压力机的工位和加工的方便都是从长方形的宽部上料,送料机构沿着其长度方向设置,这样对于小尺寸零件的加工能够起到提高工作效率的作用。然而对于大尺寸零件,由于其纵向宽度加工尺寸过短,导致无法加工。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大尺寸零件加工的多工位压力机上横向传送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大尺寸零件加工的多工位压力机上横向传送装置,包括工作台、压力机机身和送料系统,所述压力机机身设置在工作台的垂直上方,工作台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自动拆垛料系统和自动堆垛料系统,工作台上设置有模具,模具上方压力机上对应设置有缸体活塞装置,所述的送料系统沿工作台的宽度方向设置;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的送料系统包括上料吸盘、皮带传送装置、下料吸盘和设置在工作台宽度方向两侧上方的吸料送料机构,所述的皮带传送装置包括皮带上料机构和皮带下料机构分别对应设置在自动拆垛料系统和自动堆垛料系统的上方;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压力机机身由一个或多个封闭式压力机框架构成,一个或多个成型缸体活塞装置支承在所述封闭式压力机框架上;
进一步,所述的缸体活塞装置包括有设置在中部的用于冲压成型的滑块及滑块两侧连接滑块和压力机机身的滑轨;
进一步,所述的吸料送料机构为两个相同结构的机械分别设置在工作台宽度方向的两侧,所述吸料送料机构包括有驱动装置,机架和位于机架底部的一个或多个吸盘,所述驱动装置与机架相连带动机架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送料系统沿工作台的宽度方向设置,扩大了工作台的横向加工区间,从而使得原本的多工位压力机能够加工尺寸更大的机械部件,从而实现一机多用的功能,节约了用于购买更大型加工机械的成本,从而大大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2,一种用于大尺寸零件加工的多工位压力机上横向传送装置,包括工作台1、压力机机身2和送料系统5,所述压力机机身2设置在工作台1的垂直上方,工作台1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自动拆垛料系统3和自动堆垛料系统4,工作台1上设置有模具11,模具11上方压力机2上对应设置有缸体活塞装置21,所述的送料系统5沿工作台1的宽度方向设置,从而加大了可加工工件的横向尺寸,增大了多工位压力机的工件可加工尺寸范围。
所述的送料系统5包括上料吸盘51、皮带传送装置52、下料吸盘53和设置在工作台1宽度方向两侧上方的吸料送料机构54,所述的皮带传送装置52包括皮带上料机构52a和皮带下料机构52b分别对应设置在自动拆垛料系统3和自动堆垛料系统4的上方, 所述的压力机机身2由一个或多个封闭式压力机框架构成,一个或多个成型缸体活塞装置21支承在所述封闭式压力机框架上。所述的缸体活塞装置21包括有设置在中部的用于冲压成型的滑块211及滑块两侧连接滑块和压力机机身2的滑轨212。所述的吸料送料机构54为两个相同结构的机械分别设置在工作台1宽度方向的两侧,所述吸料送料机构54包括有驱动装置541,机架542和位于机架底部的一个或多个吸盘543,所述驱动装置541与机架542相连带动机架542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福迪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福迪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223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