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辅助制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20473.9 | 申请日: | 2012-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167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路韬;莫云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L7/24 | 分类号: | B60L7/2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何文欣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辅助 制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一种汽车辅助制动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缓速器是一种汽车制动辅助装置,它通过将制动力作用到输出轴上达到降低汽车行驶速度的作用,这样可以提高传统刹车系统的稳定性,提高行车安全。目前采用的永磁涡电流的缓速器通过永磁体磁场与在其磁场中运动的金属产生的涡电流作用产生制动力矩达到缓速的目的,它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节能,环保和效率高等优点。
典型的涡流缓速器沿圆周方向并排两列永久磁铁,一列固定不动,一列沿圆周方向可以转动一定角度,通过转动来形成磁场回路实现制动与非制动状态的切换,转动惯量大,结构复杂,控制不方便,且相关零件的制作和装配比较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已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汽车用辅助制动装置,结构简单,缓速效率高、抗干扰性好,寿命长,操作容易。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是:首先,改变了传统车用涡流缓速器两列永磁体相对转动切换工作状态的做法,采用轴向调节永磁盘和导磁盘之间气隙的方法转换工作状态。
根据上述实用新型构思,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辅助制动装置,包括一个传递盘、一个中间盘、一个导磁盘、一个永磁盘、一个滑套、一对角接触球轴承、一个轴承外套、一个推力套、一个推力套端盖,一个紧缩盘、四个液压推头和八个传矩导柱,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递盘一端通过螺母和大挡圈固定在变速箱输出轴上,通过自身花键套在变速箱输出轴上;所述中间盘周向通过螺钉连接传递盘,中间盘上周向通过螺钉均布连接传矩导柱;所述传矩导柱通过导磁盘上的孔与导磁盘滑配;所述导磁盘上利用周向分布螺钉在下周边连接导磁率低、电导率高的金属片;所述导磁盘与滑套之间采用螺钉连接;所述永磁盘下周边周向均匀布置永磁体,通过一个后盖,利用螺钉密封在永磁盘内部;所述滑套外侧安装一对角接触球轴承,角接触球轴承由轴承外套、推力套、紧缩盘和推力套端盖固定在滑套上;所述推力套端盖由螺钉与推力套连接;所述永磁盘(4)有周向均布的螺栓穿孔(21),利用螺栓与变速箱固接。
所述汽车辅助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外套和推力套上开有油口。
所述汽车辅助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力套向外凸缘上周向均布螺孔,通过螺纹与液压设备的液压推头连接。
所述汽车辅助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套、角接触球轴承、轴承外套、推力套、推力套端盖,紧缩盘成为一个整体可在传递盘轴部轴向滑动,且变速箱输出轴的转动不会带动推力套转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显而易见的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1)零件较少,结构简单,刚度好,不需要调节磁块之间的转角制造安装要求低。
(2)可对零件相对滑动区域输送润滑剂,减轻摩擦磨损,延长实用寿命。
(3)采用盘形轴向布置,缓冲平滑,可以允许一定的径向跳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汽车辅助制动装置的剖视图。
图2为图1所示装置的三维斜视图。
图3为图1所示装置的正视图。
图4为图1所示装置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例:
实施例一:
参见图1,本汽车辅助制动装置,包括一个传递盘(1)、一个中间盘(2)、一个导磁盘(3)、一个永磁盘(4)、一个滑套(5)、一对角接触球轴承(6)、一个轴承外套(7)、一个推力套(8)、一个推力套端盖(10),一个紧缩盘(12),四个液压推力头(11)和八个传矩导柱(18),其特征在于:
1)所述传递盘(1)一端通过螺母(29)和大挡圈(26)固定在变速箱输出轴(27)上,通过自身花键(25)套在变速箱输出轴(27)上;
2)所述中间盘(2)周向通过螺钉(23)连接传递盘(1),中间盘(2)上周向通过螺钉22均布连接传矩导柱(18);
3)所述传矩导柱(18)通过导磁盘(3)上的孔(19)与导磁盘(3)滑配;
4)所述导磁盘(3)上利用周向分布螺钉(30)在下周边连接导磁率低、电导率高的金属片(17);
5)所述导磁盘(3)与滑套(5)之间采用螺钉(28)连接;
6)所述永磁盘(4)下周边周向均匀布置永磁体(16),通过一个后盖(20),利用螺钉(15)密封在永磁盘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2047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用动力前悬置右支架
- 下一篇:电池箱前导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