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满足高排放要求的发动机气缸盖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89470.3 | 申请日: | 2012-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734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沈小栋;周武明;张泽裕;王鹏;冀晓栋;潘理杰;刘慧;于鹏飞;王晋林;肖姗姗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F1/24 | 分类号: | F02F1/2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李羡民;周晓萍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满足 排放 要求 发动机 缸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部件,特别是满足高排放要求的发动机气缸盖,属汽车发动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汽车排放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严重,恶化了人类的居住环境,对此,各种相应的法律、法规应运而生,且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而日益严格。在排放法规日益严格同时,人们没有停止对发动机高性能的追求,采用缸内直喷、高增压、VVT/L等新技术的发动机不断面世,功率、扭矩不断提升,缸内爆发压力也随之增大,使得活塞窜气量大幅提高,产生过多的曲轴箱气体。曲轴箱气体原先经油气分离器分离后直接与大气相通,未过滤完全的气体进入大气后造成环境污染。现阶段世界范围内先进发动机生产商普遍采用闭式曲轴箱通风系统:将曲轴箱气体直接引至燃烧室进行燃烧,再经后处理系统排入大气,这样可以大大降低曲轴箱气体对环境的污染。因气缸盖位于整机顶部、温度较低、有充裕的平面空间等特点,一般将曲轴箱通风系统的油气分离结构布置在缸盖罩上。目前大多数在缸盖罩上布置油气分离器的发动机,取气口直接布置在气缸盖底面,距离曲轴箱有较长一段距离,增大了活塞窜气与机油接触的时间,加剧了机油稀释的风险;回油口多采用阀体式,回油状态不可控,有回油不畅的风险。相对而言,采用外挂式油气分离器的曲轴箱通风系统具有比较优势的取气口布置,但油气分离器作为一个外附件,布置比较困难,会对其他外附件的布置产生影响,同时外挂式油气分离器通常采用外接管路回油,增加整机成本,影响生产节拍,同时震动产生噪音影响整机NVH水平,对整机可靠性也产生不利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用于解决上述已有技术之缺陷而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工艺简单的满足高排放要求的发动机气缸盖。
本实用新型所称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
一种满足高排放要求的发动机气缸盖,特别之处是:所述气缸盖上集成了回油通道和用于曲轴箱通风系统的取气通道,所述回油通道贯通气缸盖顶面和底面,它由依次连通的回油口、水平接油槽、油孔和油腔组成,所述回油口设置在气缸盖顶面。
上述满足高排放要求的发动机气缸盖,所述取气通道设置在气缸盖的进气侧后部,取气通道为连接气缸盖上、下端面的弯曲的预铸空腔,取气通道上口位于气缸盖顶面、取气通道下口位于气缸盖底面。
上述满足高排放要求的发动机气缸盖,所述回油口设置在气缸盖的第三、四缸之间,所述水平接油槽位于气缸盖顶面。
上述满足高排放要求的发动机气缸盖,所述油孔为一倾斜设置的细长孔。
本实用新型针对提高发动机NVH性能、排放指标及经济性问题,设计了一种满足高排放要求的发动机气缸盖。在所述发动机气缸盖上集成了回油通道和曲轴箱通风系统的取气通道,其中,贯通缸盖顶、底面的取气通道采用预铸成型形成;贯通气缸盖顶、底面的回油通道经机加工和预铸成型形成。该结构在不增加空间的情况下,可采用最简便的制造工艺,实现曲轴箱通风系统及回油通道的功能,使得整体结构紧凑,装配过程简便,且预铸空腔有效减小了缸盖重量,满足发动机的轻量化要求。本实用新型在保证整机可靠性、NVH性能及不增加整机成本的同时,可实现发动机曲轴箱气体高效率分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发动机气缸盖俯视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图1的仰视图;
图4是3的B-B剖视图。
附图中标号如下:1.气缸盖,2.回油口,3. 水平接油槽,4. 油孔,5. 油腔,6.取气通道,6-1.取气通道上口,6-2.取气通道下口,7.第三缸,8.第四缸。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894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