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自动半导体晶片激光加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73472.3 | 申请日: | 2012-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070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翟骥;吴周令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周令 |
主分类号: | B23K26/067 | 分类号: | B23K26/067;B23K26/42;H01L21/67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 34115 | 代理人: | 金凯 |
地址: | 230031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半导体 晶片 激光 加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半导体晶片生产及制造领域,具体是一种全自动半导体晶片激光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激光加工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激光加工处理设备在半导体晶片生产制造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光伏电池领域,激光技术的应用大幅度提高了电池片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电池片的生产制造成本。然而目前半导体晶片,包括光伏电池片的激光加工设备多数还是采用人工上下料的半自动方式,具有如下缺点急需改进:
1. 一般平均需要两名操作工操作一台设备,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效率不高。
2. 人工操作容易出错,造成碎片率和次品率较高。
3. 人工操作容易对晶片产生污染,影响产品质量。
4. 人工操作无法实现激光加工设备与前后道工序之间的无缝联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自动半导体晶片激光加工装置,采用自动进料、自动出料系统和自动加工系统进行加工,人为操作相关部件的启停即可,安全且操作简单。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全自动半导体晶片激光加工装置,是由前支架、后支架、激光加工系统、多个旋转平台、自动传输系统、多个与旋转平台相对的自动取片/放片系统和两个晶片料盒升降系统组成;所述的激光加工系统和多个旋转平台均设置于后支架上;所述的自动传输系统、多个自动取片/放片系统和两个晶片料盒升降系统均设置于前支架上,且两个晶片料盒升降系统分别设置于自动传输系统的两端;
所述的激光加工系统包括有二层台阶式的支撑平台、所述的激光器和多个与旋转平台相对的扫描振镜,所述的激光器和扫描振镜设置于支撑平台上台阶的上端面上;
所述的旋转平台设置于支撑平台下台阶上,旋转平台包括旋转吸盘和旋转驱动机构,旋转吸盘包括两个放置工位板和连接两个放置工位板的连接件,所述的连接件与旋转驱动机构连接,且每个放置工位板上均设置有凹槽;
所述的自动传输系统包括有一排与多个旋转平台相对的传输单元和设置于一排传输单元前端下部的基板,一排传输单元的工位高度低于所述的旋转吸盘的工位高度,且每个传输单元的上均设置有两个放置槽,基板上设置有多个卡设自动取片/放片系统的卡孔;
所述的自动取片/放片系统包括移动连接板、导向轴、升降电机、固定架、滑台和吸附叉架,所述的导向轴垂直连接于移动连接板上,导向轴的顶端支撑设置有固定架,固定架上设置有升降电机,固定架的顶部端面上设置有滑台,滑台上滑动设置有吸附叉架,吸附叉架的前端与每个传输单元的两个放置槽或旋转吸盘的凹槽配合;
所述的晶片料盒升降系统包括有升降架和设置于升降架上的晶片料盒。
所述的激光加工系统还包括有多个设置于支撑平台上台阶的上端面上与每个扫描振镜分别配合的分光及光束功率实时监测及调整系统,设置于支撑平台上台阶的上端面上与激光器发射面、分光及光束功率实时监测及调整系统接受面成45度角设置的反射镜和用于固定每个扫描振镜的扫描振镜固定支架。
所述的旋转驱动机构选用摆动气缸或旋转伺服马达;所述的旋转驱动机构上设置有旋转支架,所述的旋转吸盘设置于旋转支架上。
所述的自动传输系统的每个传输单元均是由传输支架、设置于传输支架上的带轮组和缠绕于带轮组上的传输带、和驱动带轮组运动的驱动电机组成;所述的每个传输单元上的两个放置槽的顶端两侧和底端均设置有惰轮。
所述的自动取片/放片系统的升降电机选用直线步进电机;所述的导向轴选用滚珠导向轴;所述的滑台选用气动滑台。
所述的晶片料盒升降系统的升降架是由梯形丝杠和设置于梯形丝杠上的自动升降台组成;所述的晶片料盒设置于自动升降台的顶部端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用于多种不同工艺的晶片加工与制造,包括晶体硅光伏电池和薄膜光伏电池的精密加工与处理,如激光切割、激光刻线、激光烧结、激光打孔、激光制绒、激光划边等。全自动晶片激光加工装置无需操作工介入设备的运行,节省了人力资源,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人为造成的失误,提高了成品率;避免了操作工直接接触晶片可能对其造成的污染,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同时全自动上下料机构还可以实现本工序与其上下道工序之间的无缝联接,可以省掉工序之间工件的人工转运步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激光加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周令,未经吴周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734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