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汽车的高压保护装置及其电动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66986.6 | 申请日: | 2012-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738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王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树怀;黄龙辉;王鹏;王鹏;冯涛;王琦;张吉强;姚国超;黄建业;张洪涛;宋会光;孙超 |
主分类号: | B60L3/00 | 分类号: | B60L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汉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28 | 代理人: | 庄一方 |
地址: | 130012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汽车 高压 保护装置 及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电压保护装置,以防止在高电压下出现触点事故,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高电压保护装置。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使用该高压保护装置的电动汽车。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的高压供电系统中,动力电池的两端并联设有用于稳定输出电压的稳压电容。当电动汽车整车断电后,动力电池会断开与稳压电容之间的电连接,但稳压电容两极之间的高电压依然存在。如果在稳压电容两极之间短路,则稳压电容放电会产生很大的电流,威胁到稳压电容周边设备及人员的安全。
为了耗散掉整车断电后稳压电容两极之间的高电压,一种方法是在稳压电容的两极之间并联设置一个大电阻,通过大电阻来耗散掉稳压电容中存储的电能;另一种方法是利用电动汽车的整车控制器的内阻来耗散掉稳压电容中存储的电能。对于前一种方法,由于需要外接大电阻,增加了电动汽车的成本;而后一种方法,整车控制器的内阻较小,使得稳压电容的放电过程持续时间很长。无论采用上述哪种方法,稳压电容中存储的电能都被浪费而无法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的高压保护装置,在不增加电动汽车成本的前提下,保证稳压电容的存储的电能能够被迅速耗散。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上述高压保护装置的电动汽车。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的高压保护装置,它包括一个整车取暖器和一个受控开关。整车取暖器可并联于电动汽车的电机控制器的稳压电容的两极,稳压电容可通过整车取暖器放电。受控开关可串联在整车取暖器和稳压电容构成的放电回路中,且受控开关可导通或关断稳压电容输送至整车取暖器的电流。电动汽车的高压保护装置,利用电动汽车自身的整车取暖器实现对稳压电容的放电,不会额外增加高压保护装置的成本,且整车取暖器的等效电阻很大,使得稳压电容中存储的电能能够迅速的耗散掉,避免稳压电容造成安全事故。同时稳压电容通过整车取暖器放电产生的热量可用于电动汽车其他设备的预热及驾驶室内温度的调节。
在电动汽车的高压保护装置的再一种示意性的实施方式中,受控开关为电磁继电器。
在电动汽车的高压保护装置的另一种示意性的实施方式中,高压保护装置设有一个蓄电池,所述电磁继电器的输入回路的一端可电耦接于所述电动汽车的整车控制器,且所述电磁继电器的输入回路的另一端可电耦接于所述蓄电池,所述电磁继电器的输出回路的一端可电耦接于所述稳压电容的一端,且所述电磁继电器的输出回路的另一端可电耦接于整车取暖器,所述整车控制器可控制所述电磁继电器导通或关断所述稳压电容(30)输送至所述整车取暖器的电流。
在电动汽车的高压保护装置的又一种示意性的实施方式中,整车取暖器还设有一个温控开关,其串联在所述电磁继电器的输入回路和所述蓄电池之间。
在电动汽车的高压保护装置的又一种示意性的实施方式中,电动汽车的电机控制器设有一个可用于检测所述稳压电容两极之间电压的第一检测接口和一个第二检测接口,它们可分别电耦接于所述稳压电容的两极。
在电动汽车的高压保护装置的又一种示意性的实施方式中,高压保护装置还设有一个第一受控开关、一个第二受控开关和一个第三受控开关,所述第一受控开关、所述第二受控开关和所述第三受控开关串接于动力电池控制器连接于电机控制器的支路上。第一受控开关、所述第二受控开关和所述第三受控开关集成于一个开关箱中。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它包括一个动力电池控制器和一个上述高压保护装置。上述高压保护装置的整车取暖器并联于稳压电容。
下文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例,对电动汽车的高压保护装置及其电动汽车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图1用于说明电动汽车的高压保护装置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2用于说明电动汽车的高压保护装置另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3用于说明图2所示电动汽车的高压保护装置的控制流程。
标号说明
10 整车取暖器
12 温控开关
20 动力电池控制器(BMS)
30 稳压电容
40 受控开关
50 蓄电池
60 整车控制器(VCU)
70 电机控制器(MCU)
72 第一检测接口
74 第二检测接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树怀;黄龙辉;王鹏;王鹏;冯涛;王琦;张吉强;姚国超;黄建业;张洪涛;宋会光;孙超,未经于树怀;黄龙辉;王鹏;王鹏;冯涛;王琦;张吉强;姚国超;黄建业;张洪涛;宋会光;孙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669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