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飞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57933.8 | 申请日: | 2012-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609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胡赟炜;陈敏华;夏志华;王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5/30 | 分类号: | F16F15/30;F16F15/31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黎明 |
地址: | 250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飞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柴油机动力输出用的飞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重卡驾驶舒适性的提高,手动变速箱满足不了客户的需求,根据市场需要现在很多重卡都开始采用自动变速箱,由于自动变速箱没有离合装置,因此飞轮需要改变结构,以匹配与自动变速箱的接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满足自动变速箱的飞轮。
为解决这一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飞轮,包括飞轮本体,该飞轮本体包括飞轮盘和设在中心处的安装孔、与曲轴联接的安装孔,所述飞轮盘上还设置有一组连接毂安装螺纹孔和一组挠性盘装配孔,所述连接毂安装螺纹孔和挠性盘装配孔均沿圆周均匀布置,挠性盘装配孔位于连接毂安装螺纹孔的外侧。
所述飞轮盘上还设有平衡孔。
所述飞轮盘上还设有定位销孔。
所述飞轮盘边缘上设有刻度线。
所述飞轮本体为HT250精铸件。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用于匹配自动变速箱,可以提供更好的连接性、匹配性、安全性以及更便捷的安装特性,填补了该领域与自动变速箱匹配的空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A-A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B向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示意图。
图中:1连接毂安装螺纹孔、2挠性盘装配孔、3沉孔、4平衡孔、5定位销孔、6挠性盘总成、7挠性盘安装环、8连接毂、9刻度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具体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A-A剖面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与齿圈固定连接,包括飞轮本体,该飞轮本体包括飞轮盘和设在中心处的安装孔、与曲轴联接的安装孔,所述飞轮盘上还设置有一组连接毂安装螺纹孔1和一组挠性盘装配孔2,所述连接毂安装螺纹孔1和挠性盘装配孔2均沿圆周均匀布置,挠性盘装配孔2位于连接毂安装螺纹孔1的外侧。
所述飞轮盘上还设有平衡孔4。
所述飞轮盘上还设有定位销孔5。
所述飞轮本体为HT250精铸件。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B向放大图。
所述飞轮盘边缘上设有刻度线9。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示意图。
连接毂8通过连接毂安装螺纹孔1用螺栓固定在飞轮上,将挠性盘总成6通过挠性盘装配孔2用螺栓固定到连接毂8上;将挠性盘安装环7用变扭器安装螺栓固定在变扭器上;将变速箱总成固定到飞轮盘上,连接飞轮和变速箱,将挠性盘总成6紧贴挠性安装环7上,旋转曲轴,从飞轮壳后视窗通过挠性盘装配孔2装上螺栓。
本实用新型与自动变速箱匹配,拥有高强度的HT250精铸件,再加上平衡孔稳定了转动惯量的位置,使得飞轮发动机的工况更加稳定,减少机械运动过程的速度波动;同时,由于设置有连接毂安装螺纹孔1和挠性盘装配孔2,以及改进沉孔3,所以使得安装更得心应手,也更安全。本实用新型填补了该领域与自动变速箱匹配的空白,具有安装方便、安全可靠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方案,只是举例说明,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或等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实用新型包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5793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