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工件抓取存放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144889.7 | 申请日: | 2012-04-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754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 发明(设计)人: | 李彩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彩红 |
| 主分类号: | B65G47/91 | 分类号: | B65G47/91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张艳美;郝传鑫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工件 抓取 存放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件抓取存放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对压模机成型出的工件抓取并存放的工件抓取存放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为各种各样的自动设备蓬勃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借助自动设备去承担人手的操作以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相应地达到提高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因而受到越来越多厂家的青睐,尤其在劳动强度大和工作环境差等领域中,自动设备的应用更广泛。
其中,在粉末冶金行业中粉末压制成型环节,例如硬质合金刀具粉末压制成型和金刚石压制成型的生产工艺过程,配比后的粉末在模具型腔中大吨位油压机的压力下成型出所需的工件形状后,工件被顶料杆推出模具型腔,操作人员用手取出工件并整齐地摆放到工件承载盘内,再将摆满工件的工件承载盘运送到烧结炉内进行高温烧结硬化。
然而,压制成型的工件体积较小且一次又是多件压制成型(如硬质合金刀片一次可压制2至4片),且油压机的工作频率快,达每分钟压制成型10至20次,从而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在操作人员取放工件不及时的情况下会被油压机压伤手指,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因此,急需要一种工件抓取存放装置来克服上述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件抓取存放装置,该工件抓取存放装置能自动的对压模机成型出的工件进行抓取和有序存放,从而能提高效率和防止人员的压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工件抓取存放装置,与一控制器电性连接且对压模机成型出的工件抓取并有序存放,其中,该工件抓取存放装置包括架体及设置于所述架体上的XYZ轴驱动机构、真空吸取机构及工件存放机构。所述工件存放机构包括交换托盘及驱动所述交换托盘旋转的托盘驱动组件,所述交换托盘承载有至少两个供存放工件用的工件承载盘,所述真空吸取机构位于所述交换托盘的上方,且所述托盘驱动组件通过驱使所述交换托盘的旋转使每一所述工件承载盘与所述真空吸取机构相对应。所述XYZ轴驱动机构驱使所述真空吸取机构相对所述工件承载盘做X、Y和Z轴的移动,移动的真空吸取机构将压模机成型出的工件抓取并存放在工件承载盘内。
较佳地,本实用新型的工件抓取存放装置还包括底板,所述架体呈可在所述底板上摆动的设置于所述底板上,保证在操作人员对压模机的模架或压模机进行调整和维修作业时能旋转移动开架体,留出操作空间,完成作业后又能恢复原来的工作位置,进一步地提高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减少调整时间。具体地,所述架体的底部的一侧与所述底板枢接,所述架体的底部还设置有与所述底板拆卸连接的锁槽板,且所述架体的底部安装有万向滚珠组件,所述万向滚珠组件分别呈可弹性伸缩的分布在所述架体的底部的四周,且所述万向滚珠组件与所述底板滑动抵触。其中,通过上述的锁槽板,实现架体与底板的快速固定或松开;通过上述的万向滚珠组件,在架体与底板松开时,借助该万向滚珠组件使架体在底板上轻快滚动移动,从而实现架体在底板上摆动的目的,并为架体提供可靠的支撑。
较佳地,所述底板的顶部设置有限所述架体摆动幅度的限位挡销,所述底板的底部的四周分别设置有X轴滑动组件,且所述底板还设置有驱使所述底板沿X轴调节的X轴调节螺钉,便于底板做X轴的滑动及X轴的调节。
较佳地,所述XYZ轴驱动机构包括X轴驱动组件、Y轴驱动组件及Z轴驱动组件、第一移动安装座及第二移动安装座,所述Z轴驱动组件安装在所述架体上并驱使所述第一移动安装座沿Z轴移动,所述Y轴驱动组件安装在所述第一移动安装座上并驱使所述真空吸取机构沿Y轴移动,所述工件存放机构安装在所述第二移动安装座上,所述第二移动安装座沿X轴滑动的安装在所述架体上,所述X轴驱动组件安装在所述架体上并驱使所述第二移动安装座沿X轴移动。其中,借助X轴驱动组件、Y轴驱动组件及Z轴驱动组件、第一移动安装座及第二移动安装座组成的XYZ轴驱动机构,使得XYZ轴驱动机构能可靠且简单地驱使真空吸取机构相对工件承载盘做X、Y、Z轴的移动,从而达到自动承担着压模机成型出的工件抓取至工件承载盘之间存放的传输任务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彩红,未经李彩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4488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精度高速电主轴
- 下一篇:综合聚能节能催化治大气污染系统装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