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螺旋盘碟形飞行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42034.0 | 申请日: | 2012-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938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发明(设计)人: | 柴贵景 | 申请(专利权)人: | 柴贵景 |
主分类号: | B64C39/06 | 分类号: | B64C39/06 |
代理公司: | 太原华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4108 | 代理人: | 李毅 |
地址: | 046011 山西省长治市***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螺旋 盘碟形 飞行器 | ||
1.双螺旋盘碟形飞行器,包括发动机(16)、上机身(23)、下机身(24)、上螺旋盘(2)和下螺旋盘(3),上机身(23)上方设有玻璃顶盖(1),下机身(24)下方设有底盖(25)和支脚(4),底盖(25)上设有舱盖(26),其特征是:
在上机身(23)的底部设有上盖(17),下机身(24)的顶部设有下盖(18),所述上盖(17)和下盖(18)由穿过其中心孔的轴管(12)连接为一体,中心齿轮(13)通过轴管轴承(22)安装在轴管(12)上,发动机(16)固定在下盖(18)上,发动机上的输出轴与主动齿轮(14)之间通过伞形齿轮(15)啮合,主动齿轮(14)与中心齿轮(13)啮合,在上机身(23)的外部安装有拉力圈(19),所述拉力圈(19)的下部与上盖(17)固定连接;
在上机身(23)上安装有上轴承圈(20),下机身(24)上安装有下轴承圈(21),所述上轴承圈(20)固定在拉力圈(19)的上部,下轴承圈(21)固定在下盖(18)上,在上轴承圈(20)的下表面和下轴承圈(21)的上表面分别设有轴承轨道(29);
所述下螺旋盘(3)由下螺旋盘内圈连接板(9)、固定在下螺旋盘内圈连接板(9)外周的下螺旋盘内圈(7)、与下螺旋盘内圈(7)同心圆设置的下螺旋盘外圈(8)以及设置在下螺旋盘内圈(7)和下螺旋盘外圈(8)之间的螺旋叶片(28)构成,在下螺旋盘内圈(7)的上下表面上均设有轴承轨道(29),所述下螺旋盘(3)通过设置在下螺旋盘内圈连接板(9)中心的齿孔啮合在中心齿轮(13)上,下螺旋盘内圈(7)下表面的轴承轨道(29)与下轴承圈(21)上表面的轴承轨道(29)通过滚珠(31)滚动配合;
所述上螺旋盘(2)位于下螺旋盘(3)的上方,由上螺旋盘内圈(5)、与上螺旋盘内圈(5)同心圆设置的上螺旋盘外圈(6)以及设置在上螺旋盘内圈(5)和上螺旋盘外圈(6)之间的螺旋叶片(28)构成,在上螺旋盘内圈(5)的上下表面上均设有轴承轨道(29),所述上螺旋盘内圈(5)上表面的轴承轨道(29)通过滚珠(31)与上轴承圈(20)下表面的轴承轨道(29)滚动配合;
在拉力圈(19)上设置有不少于3个导向轮(11),所述导向轮(11)置于上螺旋盘内圈(5)和下螺旋盘内圈(7)之间,分别与上螺旋盘内圈(5)下表面的轴承轨道(29)和下螺旋盘内圈(7)上表面的轴承轨道(29)滚动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螺旋盘碟形飞行器,其特征是在上螺旋盘内圈(5)下表面和下螺旋盘内圈(7)上表面轴承轨道(29)的外侧设置齿形轨道(30),在拉力圈(19)上设置不少于3个导向齿轮(10),所述导向齿轮(10)置于上螺旋盘内圈(5)和下螺旋盘内圈(7)之间,分别与上螺旋盘内圈(5)下表面和下螺旋盘内圈(7)上表面的齿形轨道(30)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螺旋盘碟形飞行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导向齿轮(10)均匀布置在导向轮(11)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螺旋盘碟形飞行器,其特征是所述的螺旋叶片(28)围绕轴管(12)辐射状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螺旋盘碟形飞行器,其特征是所述螺旋叶片(28)的迎风面呈仰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螺旋盘碟形飞行器,其特征是所述任意一片螺旋叶片(28)的顶边与相邻螺旋叶片的底边处于同一垂直平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螺旋盘碟形飞行器,其特征是在所述的上盖(17)、下盖(18)和下螺旋盘内圈连接板(9)的对应位置上均设有舱门(2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柴贵景,未经柴贵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4203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人行道斜扶手支撑定位装置
- 下一篇:一种烃油脱镍和钒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