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减振器导向器基座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41801.6 | 申请日: | 2012-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456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郑连平;李振辉;吕齐祥;丁根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正裕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9/36 | 分类号: | F16F9/36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吕军林 |
地址: | 317600 浙江省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减振器 导向 基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用减振器,尤其涉及该汽车用减振器中导向器的基座。
背景技术
为汽车行驶舒适性的考虑,汽车上需要设置减振器。现有汽车减振器的结构主要包括缸体和设置在缸体内的活塞,缸体内注有减振器油。活塞上沿其厚度方向设置有若干通透的流通孔和阻尼孔,该活塞的正端面设置有流通阀片,背端面设置有复原阀片,流通阀片用于覆盖住流通孔的出口部,复原阀片用于覆盖住阻尼孔的出口部。在减振器受力活塞运动时,相应的阀片在减振器油的推动下发生形变,从而使活塞运动过程中产生阻尼力,达到对汽车减振的目的。活塞连接在活塞杆上,活塞杆穿过导向器基座中心位置处的导向孔内,基座上具有用于和油封相配合的配合面,导向器用于为活塞杆的轴向运动提供良好的导向作用。导向器基座上设置有导油孔,用于沟道减振器工作腔和贮液腔,使减振器油能够在这两腔室内进行流通。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200820165907.3)中公开了一种减振器用导向器,它包括导向器本体和导向器本体底面,所述的导向器本体上设有斜导油孔和台阶导油孔,所述的斜导油孔的一端与台阶导油孔的一端相通,斜导油孔的另一端的开口部设在导向器本体底面上,所述的斜导油孔在导向器本体底面的开口部设有凹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在加工和使用时,易加工、加工效率高、机加工成本低、加工定位精度高、斜导油孔和台阶导油孔的连接面积变差小及减震器可调性好。
这种减振器用导向器基座的结构相对较为复杂,而且现有减振器基座端面处的导油结构与其外周面上或贯穿减振器壁体的导油结构在基座周向上的位置是相同的,这一方面使得减振器油从这些导油结构处流过时,会产生较大的工作噪音,另一方面,由于减振器油流经这些导油结构时相对较为顺畅,这不利于活塞运动时阻尼力的产生,从而会影响到汽车减振器的减振效果。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减振器导向器基座,它能有效降低汽车减振器工作时的噪音,能够保证减振器的减振效果。
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措施:一种汽车减振器导向器基座,中心设有导向孔,具有用于和油封相配合的配合面,该配合面上设有凸出的凸环,凸环上设有沟通导向孔和基座外侧的若干缺口,在基座的外周面上沿其轴向设有若干导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环的外径小于基座的外径,在基座配合面上于凸环的外侧形成有环形槽,环形槽分别与所述缺口和导槽相通,所述缺口和导槽在基座周向上彼此错开。导向器基座的配合面用于和油封相配合,该油封上具有用于扣接在所述凸环外周的罩状体。活塞在运动时,活塞杆直接浸渍在减振器油内,活塞杆上或多或少地会沾上一些减振器油,减振器油可以为活塞杆在油封和导向器基座内的滑动提供润滑作用,但经过油封或导向器基座的铲刮,多余的减振器油仍需要回流到减振器油贮存腔和工作腔内。一些多余的减振器油会自导向器导向孔处进入到所述的缺口内,并继续流过环形槽与油封罩状体之间的间隙内,最终进入到导槽内。减振器油在流经油封上罩状体与环形槽之间的间隙内时,油封上的罩状体会对减振器油产生一定的阻滞,减振器油的流速相对较慢,从而可以产生一定的阻尼力,该阻尼力与活塞工作时所产生的阻尼力为同一方向。
作为优选,所述凸环的外周面为截头圆锥面,该外周面的小头端朝向基座的外侧。这便于油封上罩状体与凸环的套接,便于在罩状体内周面的内侧形成环形油道。
作为优选,所述缺口和导槽均为两个,它们沿基座的周向均布。缺口和导槽均布在基座的周向上,两个导槽和两个缺口之间呈“十”字分布,便于减振器油稳定的流动。
作为优选,所述基座配合面上设有环形的环形面,环形面位于凸环的径向内侧,环形面低于凸环的外端面。在油封的中部位置处还可设置有碗形裙边,该裙边的外端部用于顶压在所述的环形面上,从而可以为减振器油在导向器内的流动提供进一步的阻滞作用,以增加减振器的减振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缺口的底面略高于所述的环形面。这使得前述油封上的裙边外端部顶压在基座环形面上时,会发生一定的向径向外侧的形变,缺口底面与环形面之间的高度差一般等于所述裙边的厚度,裙边顶压环形面变形后,变形部分的裙边外表面一般是与缺口的底面平齐。缺口底面与环形面之间形成了台阶,便于对减振器油提供进一步的阻滞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正裕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正裕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418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减振器导向器油封
- 下一篇:缓冲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