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汽车内的遮阳板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123084.4 | 申请日: | 2012-03-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180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07 | 
| 发明(设计)人: | 岳洋;高姗姗;王海林;刘强;杨安志;赵福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J3/00 | 分类号: | B60J3/00;B32B27/02;B32B27/08 | 
| 代理公司: | 上海波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4 | 代理人: | 蔡光仟 | 
| 地址: | 317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汽车 遮阳板 | ||
1.一种用于汽车内的遮阳板,包括主体(4),其特征在于:该主体(4)至少包括两层结构,所述两层结构为,当遮阳板安装在车内合上时,朝向车顶棚的第一层(2)和朝向车内的第二层(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车内的遮阳板,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层(2)、第二层(3)均为由聚酯纤维和聚丙烯纤维制成的复合纤维材料层,但第一层(2)和第二层(3)的复合纤维材料层的克重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汽车内的遮阳板,其特征是:朝向车顶棚的第一层(2)为高克重的复合纤维材料层,朝向车内的第二层(3)为低克重的复合纤维材料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汽车内的遮阳板,其特征是:朝向车顶棚的第一层(2)的复合纤维材料层的克重为500g/m2~600g/m2,朝向车内的第二层(3)的复合纤维材料层的克重为200g/m2~300g/m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汽车内的遮阳板,其特征是:第一层(2)和第二层(3)的复合纤维材料层为由聚酯纤维和聚丙烯纤维混纺制成具有立体网状连续多孔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汽车内的遮阳板,其特征是:所述主体(4)表面设有针织面料保护层(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2308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门
 - 下一篇:一种汽车减震器上支座总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