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平板计算机的座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16231.5 | 申请日: | 2012-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124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发明(设计)人: | 吕豪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豪文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刘孟斌 |
地址: | 中国台湾汐止市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平板 计算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平板计算机用的底座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达到平板计算机直立时角度的变换,方便吾人观看平板计算机屏幕时的舒适感;而且可以达到平板计算机平躺时角度变换的作用,方便吾人使用平板计算机触控按键之操作的平板计算机的座架。
背景技术
一般平板计算机之座架,均为一座架本体及位于座架本体背部之单一支撑体构成,虽有两片材相互交叉可调整角度之结构,但仅能解决方便观看平板计算机屏幕时之作用,无法同时解决平板计算机平躺方向以方便触控按键之功能,本平板计算机座架创新结构,主要作用即为同时解决平板计算机座架可调整垂直方向角度及平躺方向角度之功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运用设置于薄板本体背部之双架体结构,包括可调整平板计算机于垂直方向角度之架体及可调整平板计算机平躺方向角度之架体,以解决接近垂直角度观看平板计算机屏幕时的舒适感及解决平板计算机平躺角度时,触控按键操作的便利性;上述双架体之结构设置,各以两片材及两“门”型体相互交叉以调整角度之构成。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平板计算机的座架,包括薄板本体,其特征是;
所述薄板本体底端连接有底座托架,底座托架和薄板本体正面顶缘分别设有与平板计算机相抵的上、下软垫体;
所述薄板本体背面固定有“门”型框架,“门”型框架两侧板的上、下端分别开设有第一轴孔、第二轴孔、第三轴孔、第四轴孔;
所述第二轴孔为开设在“门”型框架两侧板下端内侧的盲孔,一支撑底板通过两外侧的凸柱轴承与第二轴孔转动连接,当收纳时,支撑底板以翻转形式容设在“门”型框架内,支撑底板正面的上半部分设有多条横向凸条,相邻两横向凸条之间构成卡槽,支撑底板背面的底边延伸有凸缘;
所述第四轴孔为开设在“门”型框架两侧板上端的穿孔,一金属长柱安装在的两 “门”型框架内,其两延伸末端分别连接入第四轴孔内,一支撑板架通过顶边的圆孔通道以转动配合方式扣设入金属长柱上,使支撑板架以翻转形式容设在“门”型框架内,且支撑板架底边设有与凸缘相互扣设配合的勾槽,当收纳时,支撑板架的正面与支撑底板的背面相紧贴;
所述第三轴孔为开设在“门”型框架两侧板上端的穿孔,该穿孔位于第四轴孔下方,一“门”型支撑架的两侧板底端内侧设有凸柱轴承,“门”型支撑架通过凸柱轴承沿第三轴孔的外侧插入配合,收纳时,使 “门”型支撑架以翻转形式定位在“门”型框架上方,“门”型支撑架的两侧板顶端向外侧延伸有限位凸柱;
所述第一轴孔为开设在“门”型框架两侧板下端的穿孔,该穿孔位于第二轴孔下方的“门”型框架两侧板外侧,一“门”型支撑底座的两侧板底端内侧设有凸柱轴承,“门”型支撑底座通过凸柱轴承沿第一轴孔的外侧插入配合,且“门”型支撑底座的两侧板正面的上半部分开有多个与限位凸柱相配合的限位凹槽,收纳时,使“门”型支撑底座以翻转形式定位在”门”型框架上方,其限位凹槽与“门”型支撑架的限位凸柱扣接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豪文,未经吕豪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162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缆索机器人爬升机构
- 下一篇:用于拱顶油罐的登台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