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平板计算机的座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16231.5 | 申请日: | 2012-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124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发明(设计)人: | 吕豪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豪文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刘孟斌 |
地址: | 中国台湾汐止市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平板 计算机 | ||
1.一种平板计算机的座架,包括薄板本体(10),其特征是;
所述薄板本体(10)底端连接有底座托架(11),底座托架(11)和薄板本体(10)正面顶缘分别设有与平板计算机相抵的上、下软垫体(14、13);
所述薄板本体(10)背面固定有“门”型框架(15),“门”型框架(15)两侧板(1501、1502)的上、下端分别开设有第一轴孔(16)、第二轴孔(17)、第三轴孔(18)、第四轴孔(19);
所述第二轴孔(17)为开设在“门”型框架(15)两侧板(1501、1502)下端内侧的盲孔,一支撑底板(20)通过两外侧的凸柱轴承(21)与第二轴孔(17)转动连接,当收纳时,支撑底板(20)以翻转形式容设在“门”型框架(15)内,支撑底板(20)正面的上半部分设有多条横向凸条(23),相邻两横向凸条(23)之间构成卡槽(2301),支撑底板(20)背面的底边延伸有凸缘(22);
所述第四轴孔(19)为开设在“门”型框架(15)两侧板(1501、1502)上端的穿孔,一金属长柱(60)安装在的两 “门”型框架(15)内,其两延伸末端(61)分别连接入第四轴孔(19)内,一支撑板架(30)通过顶边的圆孔通道(31)以转动配合方式扣设入金属长柱(60)上,使支撑板架(30)以翻转形式容设在“门”型框架(15)内,且支撑板架(30)底边(32)设有与凸缘(22)相互扣设配合的勾槽(34),当收纳时,支撑板架(30)的正面与支撑底板(20)的背面相紧贴;
所述第三轴孔(18)为开设在“门”型框架(15)两侧板(1501、1502)上端的穿孔,该穿孔位于第四轴孔(19)下方,一“门”型支撑架(40)的两侧板(41)底端内侧设有凸柱轴承(42),“门”型支撑架(40)通过凸柱轴承(42)沿第三轴孔(18)的外侧插入配合,收纳时,使 “门”型支撑架(40)以翻转形式定位在“门”型框架(15)上方,“门”型支撑架(40)的两侧板(41)顶端向外侧延伸有限位凸柱(43);
所述第一轴孔(16)为开设在“门”型框架(15)两侧板(1501、1502)下端的穿孔,该穿孔位于第二轴孔(17)下方的“门”型框架(15)两侧板(1501、1502)外侧,一“门”型支撑底座(50)的两侧板(51)底端内侧设有凸柱轴承(52),“门”型支撑底座(50)通过凸柱轴承(52)沿第一轴孔(16)的外侧插入配合,且“门”型支撑底座(50)的两侧板(51)正面的上半部分开有多个与限位凸柱(43)相配合的限位凹槽(53),收纳时,使“门”型支撑底座(50)以翻转形式定位在”门”型框架(15)上方,其限位凹槽(53)与“门”型支撑架(40)的限位凸柱(43)扣接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平板计算机的座架,其特征是,所述“门”型支撑架(40)两侧板(41)外侧设有凸点(44),对应凸点(44)的“门”型支撑底座(50)的两侧板(51)开有凹点(55),收纳时,凸点(44)与凹点(55)卡合,使“门”型支撑底座(50)和“门”型支撑架(40)构成整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平板计算机的座架,其特征是,所述底座托架(11)底面设有圆弧面(1101),圆弧面(1101)延伸至薄板本体(10)背面底端,底座托架(11)上设有容设下软垫体(13)的容置槽(1102),容置槽(1102)前端延伸有压紧下软垫体(13)的挡板(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平板计算机的座架,其特征是,所述“门”型支撑底座(50)的两侧板(51)上设有软体脚垫(5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豪文,未经吕豪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1623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缆索机器人爬升机构
- 下一篇:用于拱顶油罐的登台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