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制动间隙调整臂及具有其的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15121.7 | 申请日: | 2012-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105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发明(设计)人: | 李学峰;靳增鑫;王荣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65/48 | 分类号: | F16D65/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1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动 间隙 调整 具有 车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调整臂,特别涉及一种制动间隙调整臂及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在车辆的使用过程中,由于制动蹄摩擦片的磨损或制动鼓失圆等原因,会造成制动间隙增大,进而导致制动的时间延长甚至失效;另一方面,各个车轮的摩擦片磨损程度不同,使各车轮的制动间隙不等,造成车辆制动时发生跑偏,给车辆行驶带来安全隐患。为保证车辆正常运行,要求制动间隙要保持在一个正常、合理的值,一般是工作人员在车辆维修保养时,通过操作制动间隙调整臂来调整制动间隙。
目前,梅花套式制动间隙调整臂是最为常见的制动间隙调整臂,应用也最为广泛,参考图1,为现有的梅花套式制动间隙调整臂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现有的梅花套式制动间隙调整臂包括有:壳体1’;壳体1’内设有蜗轮2’和蜗杆3’,蜗轮2’和蜗杆3’相互啮合,蜗杆3’中部穿设有蜗杆轴31’,蜗杆3’和蜗杆轴31’之间为过盈配合,以使蜗杆3’和蜗杆轴31’能够同步转动;壳体1’上开设有容置蜗杆3’和蜗杆轴31’的通孔4’,通孔4’中容置蜗杆3’的中间段内径较大,而两侧容置蜗杆轴31’的部分内径较小,蜗杆轴31’的一端为梅花套旋动端311’转动梅花套旋动端311’,以定量的使蜗杆轴31’转过微小的角度,蜗杆轴31’带动蜗杆转动,进而带动蜗轮转动,最终实现调整制动间隙的目的。
但上述现有的梅花套式制动间隙调整臂存在下述的缺陷:蜗杆和蜗杆轴为分体式,虽然采用过盈配合使二者能够同步转动,但在蜗杆的齿根面会产生比较严重的应力集中,使齿形存在断裂的潜在失效问题,并且问题已经在实际应用中发生;在梅花套旋动端周围的壳体部分要受到挤压和拉伸的双重力的作用,极易发生断裂损坏的现象;壳体上开设的通孔中间段内径较大,用于容置蜗杆,而两侧的内径较小,用于容置蜗杆轴,由于加工精度并不能达到理想化,这种结构形式在实际应用中会引起蜗杆及蜗杆轴的轴向跳动,进而引起回退失效等问题。
鉴于上述情况,本设计人借其多年相关领域的技术经验以及丰富的专业知识,不断研发改进,并经大量的实践验证,提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制动间隙调整臂及具有其的车辆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动间隙调整臂,能够避免蜗杆齿根面产生应力集中,从而有效防止蜗杆齿形断裂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其设有本实用新型的制动间隙调整臂,能够避免蜗杆齿形断裂现象,使用寿命增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制动间隙调整臂,为梅花套式制动间隙调整臂,其包括:壳体,开设有通孔;蜗轮,设置于所述壳体中;蜗杆及蜗杆轴,能转动的设置于所述通孔中,所述蜗杆与所述蜗轮相啮合,所述蜗杆与蜗杆轴一体成形。
上述的制动间隙调整臂,其中,所述通孔包括有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段的内径,所述蜗杆及其一侧的蜗杆轴设置于所述第一段内,所述蜗杆另一侧的蜗杆轴设置于所述第二段内,设置于所述第二段内的所述蜗杆轴的轴端为梅花套旋动端。
上述的制动间隙调整臂,其中,所述第一段内设有限位衬套,所述蜗杆轴的轴端连接于所述限位衬套,所述第一段位于所述壳体表面的开口部设有端盖,所述限位衬套和所述端盖之间设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一端连接于所述限位衬套,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端盖。
上述的制动间隙调整臂,其中,所述梅花套旋动端周围的所述壳体的壁厚为大于等于10毫米小于等于15毫米。
上述的制动间隙调整臂,其中,所述蜗轮及蜗杆的接触面齿形角为大于等于15度小于等于22.5度,另一面齿形角为大于等于22.5度小于等于42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其设有上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制动间隙调整臂。
由上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制动间隙调整臂及具有其的车辆具有下列优点及特点:
1、本实用新型的制动间隙调整臂将现有技术中的蜗杆及蜗杆轴设计为一体化结构,能够避免蜗杆齿根面产生应力集中,从而防止蜗杆齿形断裂的问题,使部件的使用寿命延长。
2、本实用新型的制动间隙调整臂壳体的通孔采用大孔径连接小孔径的结构形式,大孔径段中容置蜗杆,并可增设止推弹簧,小孔径段中容置蜗杆轴及梅花套旋动机构等,这样可有效防止蜗杆工作时轴向跳动,避免调整臂回退失效。
3、本实用新型的制动间隙调整臂的壳体在梅花套旋动端周围的部分进行加厚设计,避免壳体在此处因应力过大而断裂损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151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肺结核的中药配方
- 下一篇:一种直流式调节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