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防尘防漏油的散热风扇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12596.0 | 申请日: | 2012-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972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发明(设计)人: | 费林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鑫贺精密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28 | 分类号: | F04D29/28;F04D2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谭一兵;曾云腾 |
地址: | 52346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尘 漏油 散热 风扇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风扇,尤其是涉及一种可防尘防漏油的散热风扇结构。
背景技术
散热风扇为计算机散热系统之重要组成部件,为保障计算机系统的稳定运行,提高散热风扇的运行寿命及可靠性至关重要,现有的散热风扇结构主要包括基座、定子和转子,基座的轴管中设置有含油轴承,绕制电磁线圈的定子装设于轴管外,转子中的轴芯插设于含油轴承中,转子上的永久磁环外套于电磁线圈上。
当散热风扇运行时,电磁线圈与磁环的磁场作用驱使转子绕轴芯旋转,转子旋转可产生风流,而使电子组件所产生的热能被吹出,达到散热降温的功效。然而,现有的散热风扇结构扔存在诸多有待改善之处,由于转子轮毂与基座之间留有缝隙,为外部灰尘进入散热风扇内部提供入口,散热风扇长期去使用后,由于灰尘会在散热风扇内部积压,将严重影响风扇运行性能和使用寿命;同时,散热风扇在运转过程中,特别是在高温的环境下,由于吸附与离心力的作用,润滑油沿着轴芯上移,并沿着转子甩到外框上。
由于轴承内部的润滑油甩出,随着时间的推移,轴承内部的润滑油逐渐减少,使轴承与轴芯之间形成半摩擦,直到干摩擦,从而造成异音、震动、噪音加大等不良现象。
因此,如何设计一种密封性能良好的储油方法,以改良自润轴承之润滑条件,提高其使用寿命为设计人员亟待解决之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在工作状态下可有效减少轴承中的油溅出同时延长使用寿命的可防尘防漏油的散热风扇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防尘防漏油的散热风扇结构,其包括基座、定子及转子,所述基座上设置有轴管,所述轴管内部卡持有铜轴,所述定子套设于所述轴管外围,所述定子具有绕制而成的电磁线圈,所述转子包括同步转动的轮毂、磁环及轴芯,所述轮毂外延伸出若干叶片,所述磁环固装于所述轮毂中并环包于所述电磁线圈外,所述轴芯固持于所述轮毂上并嵌插入所述铜轴内,所述定子上卡持有油封绝缘架,所述油封绝缘架上开设有凹槽,所述轮毂底壁上设置有第二挡块,所述第二挡块匹配容置于所述凹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座上凸设有防尘凸环,所述轮毂侧壁延伸形成第一挡块,所述第一挡块与所述防尘凸环交错叠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铜轴上方固设有垫片,所述垫片上方固设有扣环,所述扣环围设于所述轴芯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垫片及扣环呈圆环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垫片及扣环外径相同,所述垫片内径大于所述扣环内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槽为圆环状,所述环状为第二挡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磁环包括磁框及卡持于磁框中的磁石。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可防尘防漏油的散热风扇结构通过在轮毂底壁中部凸设有第二挡块,匹配容置于油封绝缘座上的凹槽内,阻碍铜轴内润滑油的溅出;同时配合扣环设置,形成防溅油的双层防护结构,进一步的阻碍了铜轴内润滑油的溅出;而且利用防尘凸环封堵于所述第一挡块及基座内底面之间的间隙上,使得外部灰尘无法进入到轮毂内部,大大提升了产品的防尘能力,保证产品运行顺畅,并延长了产品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
图4为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基座的立体图。
图5为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油封绝缘座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可防尘防漏油的散热风扇结构包括基座10、定子20及转子30,所述基座10中央竖向设置有轴管11,所述轴管11内部卡持有铜轴40,所述铜轴40上方固设有垫片50,所述垫片50上方固设有扣环60,所述垫片50及扣环60呈圆环状,且垫片50及扣环60外径相同,所述垫片50内径大于所述扣环60内径;所述基座10上凸设有防尘凸环12,所述防尘凸环12与所述轴管11间隔设置。
所述定子20套设于所述轴管11外围,所述定子20具有绕制而成的电磁线圈21,所述定子20上卡持有油封绝缘架70,所述油封绝缘架70端面开设有圆环状凹槽7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鑫贺精密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未经鑫贺精密电子(东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125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边框的离心风轮
- 下一篇:一种吸尘器用电风机的分体式叶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