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用镍氢动力电池系统外部散热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08504.1 | 申请日: | 2012-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238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07 |
发明(设计)人: | 黄清秀;马冲;李海洋;栾云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50 | 分类号: | H01M10/5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康海燕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合 动力 汽车 用镍氢 动力电池 系统 外部 散热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混合动力汽车镍氢动力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电池系统的散热技术。
背景技术
动力电池是混合动力汽车体系中的核心控制部件,其性能优劣将直接影响整车性能好坏。镍氢动力电池以其比能量高、比功率高、循环寿命好、对环境无污染、安全性高等优点,成为混合动力车用的首选电源,但镍氢动力电池充电和使用过程中的散热问题是影响其正常应用的主要因素之一。随着温度的升高,镍氢动力电池的放电容量降低,充电效率下降,自放电加大,电池衰减速度急剧加快。在高温下,镍氢动力电池的温度不均匀性增大,而电池外部散热结构设计不合理就会对电池散热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会带来一些安全隐患。
对于大型镍氢电池组(如重度混合动力电池系统)来说,散热更显得极其重要,其外部散热系统是整个电池散热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电池系统散热均匀性息息相关。所以其外部散热系统结构必须考虑十分周全,而电池的进风口、出风口与外部散热系统也必须紧密连接,以求在外部散热系统的配合下满足动力电池能散热需求。对于不同车体结构,根据空间的大小,不仅对动力电池系统的外形尺寸有不同要求,甚至要求电池外部散热系统与相邻其他零部件散热系统集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用镍氢动力电池系统外部散热结构,在确保电池系统散热均匀性的前提下,实现与相邻零部件散热系统的集成。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用镍氢动力电池系统外部散热结构,包括动力电池,在动力电池的一端设有与动力电池内部空腔连通的进风口,动力电池的另一端设置有与电池内部空腔连通的第一出风连接件,第一出风连接件通过出风导管与散热风机连通,散热风机的出风再与出风口连接,形成风路,所述出风导管还连有与电池相邻零部件连通的第二出风连接件。
进一步,所述第一出风连接件、出风导管、散热风机和出风口连接成的风路并列有两套,所述第二出风连接件连接在其中一套的出风导管上。
进一步,两套风路的第一出风连接件共用一个连接口或分别各用一个连接口与动力电池的内部空间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在确保电池系统散热均匀性的前提下,实现了大功率动力电池和相邻零部件的共同散热,增加了整车空间利用性和散热系统集成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电池系统外部散热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两个第一出风连接件共用一个连接口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进风口,2、动力电池,3、第二出风连接件,4、第一出风连接件,4-1、连接口,5、出风导管,6、散热风机,7、出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本电池外部散热结构包括进风口1、动力电池2、一个第二出风连接件3、两个第一出风连接件4、两个出风导管5、两个散热风机6和两个出风口7。进风口1设置在动力电池2的一端,两个第一出风连接件4分别设置在动力电池2的另一端,两个第一出风连接件4各连接有一出风导管5,两个出风导管5均与动力电池2的内部空间连通,两个出风导管5的出风端各连接有一散热风机6,两个散热风机6各与一出风口7连通,形成两套并联的风路。第二出风连接件3连接在其中一套的出风导管5上。
该电池外部散热结构采用双风扇散热形式,冷却空气从进风口1处通过滤网自然进风,通过动力电池2内部风道对动力电池2进行冷却,然后在两个散热风机6的抽风作用下将冷却空气导出电池,通过两个第一出风连接件4和两个出风导管5经两个散热风机6通过两个出风口7排出散热系统。整个散热系统结构中,其中一个散热风机6为动力电池2与相邻零部件散热共用,其主要共用方式是将相邻零部件第二出风连接件3与其中一第一出风连接件4集成在一起,通过一根出风导管5连接到散热风机6上,实现共同散热。具体处理形式是将电池和相邻零部件散热需求计算后,根据合适的比例将风量由出风导管5的内截面积按需分配给动力电池2和相邻零部件。图2所示,根据动力电池2的实际需求,两个第一出风连接件4可共用连接口4-1或分别各用一个连接口4-1与动力电池2相连接。另外,该散热系统各部件连接处均粘接适量海绵之类物品,以达到系统处于完全密封的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085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迷你型同轴连接器
- 下一篇:双极板、冷却板及燃料电池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