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永磁式步进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02920.0 | 申请日: | 2012-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352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石鹏;聂芳;许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科岛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37/12 | 分类号: | H02K37/12;H02K1/12;H02K7/116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梁寅春 |
地址: | 31002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永磁 步进 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特别是一种永磁式步进电机。
背景技术
步进电机是将电脉冲信号转变为角位移或线位移的开环控制元件,它广泛应用在各种自动化控制系统中。随着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步进电机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都有应用。目前比较常用的步进电机包括反应式步进电机(VR)、永磁式步进电机(PM)、混合式步进电机(HB)和单相式步进电机等。永磁式步进电机一般为两相,转矩和体积较小,步进角一般为7.5度或15度。
目前的永磁式步进电机定子片非常薄,采用三个窄槽固定转子,在高速旋转下,不容易保证转子孔和转子保持同心圆状态,并且极易扭曲变形;并且这种电机动力与传动机构采用五齿轮结构,虽然相比于国外的三齿轮结构有着更大的优势,但同时也加大了结构的复杂性,不利于产业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目前永磁式步进电机定子片易变形,转子与转子孔同心度差以及生产成本较高的问题,为此提供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永磁式步进电机,该电机结构设计更合理、制造成本低。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有定子组件、转子组件、齿轮组和外壳,齿轮组一端通过轴一与转子组件中的转子磁钢相连接,齿轮组另一端通过轴四与步进电机的外部载荷相连,定子组件的定子片下端设有一容纳转子的转子孔,其特殊之处是,所述定子组件的定子片中部设有两个凹口,外壳下盖上设置有两个用于嵌入所述定子片的凹口的柱子。
本实用新型所述定子片是优选是由软磁材料制成的定子片,其下端于所述转子孔外围设有三个三角磁极:三角磁极A、三角磁极B和三角磁极C,三个三角磁极为围绕转子孔周向相间120度设置。
所述定子片中部的两个凹口为对应的半圆形凹槽,分别位于定子片中部 两侧。
所述齿轮组包括主动齿轮、力矩输出齿轮、第一级传动齿轮、第二级传动齿轮和轴一、轴二、轴三、轴四,所述第一级传动齿轮、第二级传动齿轮为双联齿轮,第一级传动齿轮、第二级传动齿轮分别与轴二、轴三滑动配合,力矩输出齿轮与轴四紧配合,主动齿轮与转子组件同轴,主动齿轮与第一级传动齿轮的大齿轮啮合,第一级传动齿轮的小齿轮与第二级传动齿轮的大齿轮啮合,第二级传动齿轮的小齿轮与力矩输出齿轮啮合。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永磁式步进电机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定子片中部设有两个凹口,外壳下盖上设置有两个用于嵌入所述凹口的柱子,从而增加抗扭曲强度,容易使转子孔和转子保持同心圆状态,并且不易扭曲变形。
(2)用四齿轮结构代替五齿轮结构,从而减少了摩擦力和传动误差,提高了运行可靠性,降低了噪声,并且降低了模具制造难度,从而降低了本产品的开发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定子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的齿轮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外壳分离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永磁式步进电机,它包括:定子组件、转子组件、齿轮组和外壳。定子组件、转子组件、齿轮组设置于外壳内,定子组件通过转子组件与齿轮组连接,转子组件通过轴一3-1安装于外壳内。齿轮组一端通过轴一3-1与转子组件中的转子磁钢2-1相连接,另一端通过轴四3-4与步进电机的外部载荷相连。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定子组件,它包括由软磁材料制成的定子片1-1和分别设置在其两侧的铁芯骨架1-2及线圈1-5。定子片1-1下端设有一个容纳转子的转子孔1-3和三个三角磁极:三角磁极A、三角磁极B和三角磁极C,定子片中部两侧各设有两半圆形凹槽1-4;三角磁极A、三角磁极B和三角磁极C为围绕转子孔1-3周向相间120度设置;线圈1-5和铁芯骨架1-2分 别设于定子片1-1的两侧。
参见图2,齿轮组包括主动齿轮3-8、力矩输出齿轮3-7、第一级传动齿轮3-5、第二级传动齿轮3-6和轴一3-1、轴二3-2、轴三3-3、轴四3-4,第一级传动齿轮、第二级传动齿轮都为双联齿轮。齿轮组一端通过轴一3-1与转子组件中的转子磁钢2-1相连接,另一端通过轴四3-4与步进电机的外部载荷相连。第一级传动齿轮3-5、第二级传动齿轮3-6分别与轴二3-2、轴三3-3滑动配合,力矩输出齿轮3-7与轴四3-4紧配合,主动齿轮3-8与转子组件同轴,主动齿轮3-8与第一级传动齿轮3-5中的大齿轮啮合,第一级传动齿轮3-5中的小齿轮与第二级传动齿轮3-6中的大齿轮啮合,第二级传动齿轮3-6中的小齿轮与力矩输出齿轮3-7啮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科岛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科岛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029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弱视治疗仪
- 下一篇:新型助力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