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精密摆线减速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096064.2 | 申请日: | 2012-03-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842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 发明(设计)人: | 孔向东;叶胜康;叶正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恒丰泰减速机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H1/32 | 分类号: | F16H1/32;F16H57/023;F16H57/02 |
| 代理公司: | 温州金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7 | 代理人: | 夏曙光 |
| 地址: | 325016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精密 摆线 减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精密摆线减速器,特别是一种适用于重载工业机器人的新型精密摆线减速器。
背景技术
1926年德国人L.Braren 发明了摆线针轮减速器,他将短幅外摆线等距线作为行星轮齿廓曲线,将圆弧作为中心轮齿廓曲线,给出与渐开线少齿差传动模式一样的少齿差行星传动结构。 1938年日本住友公司Sumitomo 买断该技术,并对其进行改进。目前住友公司推出的精密减速器主要是FA系列,与普通渐开线齿轮和蜗轮蜗杆相比其优点是:高效率、大速比、体积小、重量轻、传动平稳噪声低。它采用交错120度的三片偏心摆线轮与针轮相啮合,输出盘通过凸轴与三片偏心轮连接传递运动。虽然改进了日本帝人公司的 RV减速器转臂轴承承载力过大的薄弱之处,但由于与输出盘相连的凸轴与三个偏心轮是悬臂接触,在受力和传递扭矩方面有待改进,同时,单侧输出传力,也影响减速器的刚性和承载能力。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受力均匀、使用寿命长的新型精密摆线减速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精密摆线减速器,包括偏心转臂、转臂轴承、摆线轮、内齿圈、两个输出盘;所述偏心转臂通过在两端各设一个转臂轴承连接在所述输出盘上,所述摆线轮通过滚子轴承与所述偏心转臂连接,所述偏心转臂支撑所述摆线轮,所述摆线轮与所述内齿圈形成内啮合减速运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摆线轮上设有若干个凸台,所述凸台位于所述摆线轮上与所述输出盘相邻;在所述输出盘设有数量与所述凸台相等的凹槽,所述凹槽供所述凸台插入且在所述摆线轮、输出盘运动过程中所述凸台与所述凹槽始终保持连续接触传动。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凸台的轴线位于所述摆线轮的节圆上。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在所述凸台上设有套筒或轴承。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在所述凸台的数量为3个。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在一个所述输出盘上设有若干个凸部,所述凸部位于邻近所述摆线轮的侧面上,所述凸部各穿过一个设置在所述摆线轮上的通孔,另一个输出盘与所述凸部固定连接,在所述摆线轮和所述输出盘的运动过程中,所述凸部和所述通孔不接触。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凸部位于所述的输出盘的节圆上,所述凸部呈仿三角形,所述凸部的数量为3个且均布。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偏心转臂由两个相错180度的偏心轴组成,每个所述偏心轴各通过滚子轴承支撑一个摆线轮。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内齿圈由针齿构成的针轮组成,所述摆线轮为外摆线轮,所述针轮、所述摆线轮和所述输出盘构成摆线针轮减速装置。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内齿圈由内摆线轮组成,所述内摆线轮、所述摆线轮和所述输出盘构成双摆线减速装置。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凸台由短轴镶嵌在摆线轮中并与所述摆线轮固定连接形成。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具体设计,与FA传动机构相比,由于摆线轮上采用了具有凸台的新结构,可以将摆线轮与内齿圈的啮合力直接通过凸台传递给输出盘,克服了FA的输出盘凸轴因悬臂造成的受力不均的缺陷,同时左右两个输出盘通过其上的凸台紧固连接成一体,提高了整个减速器的刚性和承载能力。采用新的结构,可进一步提高精密减速器的传动效率、刚度和承载能力,特别适用于重载机器人上使用。该新型精密摆线减速器得到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资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新型精密摆线减速器的主视图。
图2为图1沿A—A面的剖视图。
图3为图2沿C—C面的剖视图。
图4为图2沿B—B面的剖视图。
图5为摆线轮的受力分析图。
图中,1偏心转臂,2转臂轴承,3摆线轮,4内齿圈,5针齿,6凸台,7套筒,8输出盘,9凹槽,10凸部,11通孔,12螺钉,13偏心轴,14滚子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恒丰泰减速机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恒丰泰减速机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960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