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制动主缸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94964.3 | 申请日: | 2012-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105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发明(设计)人: | 潘劲;刘伟;张杰;资小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万向精工有限公司;万向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65/14 | 分类号: | F16D65/14;B60T13/138;F16D121/04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1215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动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由电子控制和液压系统共同构成的线控制动系统中的制动主缸总成。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汽车的制动系统也逐渐应用了电子控制技术,以实现线控制动。对于纯线控制动系统,即以电线连接,电线传递能量,数据线传递信号,来直接控制车轮制动器实现制动。这种纯线控制动系统其不足之处在于,一旦电子控制出现故障整个制动系统就瘫痪了。
进一步的,为了避免纯线控制动系统的不足之处,将液压制动和电子制动两种制动系统同时应用与汽车制动系统中;当电子制动控制出现故障时,还可以由液压制动系统实现制动。但由于但由于现有的制动主缸的结构限制,作为线控制动的压力调节单元的主要部件泵难以直接集成在现有的液压系统中,以实现在线控制动出现故障时,还能够实现常规液压制动的功能。例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1820989,公开日2006年08月23日,实用新型创造的名称为电子控制液压制动系统,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电子控制液压制动系统,其可以实现在线控制动出现故障时,还能够通过常规液压制动系统实现制动。但由于传统液压制动系统及其制动主缸结构的限制;为了实现在线控制动出现故障时,还能够实现常规液压制动;如上述申请案中公开的一样,需要在常规液压制动系统中增加了由制动液罐连通车轮制动器的线控制动的液压回路,并将泵设置在增设的液压回路上,通过行程传感器检测制动器踏板的移动行程;并传递给电子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液压控制装置来实现线控制动。这类制动系统具有以下不足:其一,为了在常规液压制动系统中实现线控制动,通常的设计和本方案相同,即在常规液压制动通路上增加了由制动液罐连通车轮制动器的线控制动的液压回路,并将泵设置在增设的液压回路上;但由于增设了线控制动的液压回路,使得液压制动回路的管路增长,这不仅会增加成本、增大维护难度;更重要的是由于管路增长会使得制动滞后,增大制动距离、降低安全性。其二,为了在线控制动出现故障时能够实现常规液压制动,该方案将制动踏板与制动主缸或助力器之间通过连杆直接连接在一起,使得踏板力能够通过连杆传递到制动主缸或助力器上从而实现制动;但这样一来就不可以避免的使得制动过程中产生的令人不愉悦的振动会传递到制动踏板上,这个问题也是现有的这类常规液压制动系统与线控制动结合时,一直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因为,在常规的压制动系统中为了能够使踏板力可靠的传递到制动主缸或助力器上,则需要将制动踏板与制动主缸或助力器之间通过连杆或其他结构直接连接在一起。因此,我们需要改变传统的制动主缸结构,设计一种制动主缸,其能够更好的应用于由电子控制和液压系统共同构成的这类线控制动系统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制动主缸的结构难以将作为线控制动的压力调节单元的主要部件泵直接集成在现有的液压系统中,以实现在线控制动出现故障时,还能够实现常规液压制动的功能的问题;提供一种制动主缸总成,其不仅能将作为线控制动的压力调节单元的主要部件泵直接集成在现有的液压系统中,而且在线控制动出现故障时,制动主缸总成还能够将踏板力传递到车轮制动器上实现常规液压制动。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是为了克服这类常规液压制动系统与线控制动结合时,为了在线控制动出现故障时能够实现常规液压制动,而将制动踏板与制动主缸或助力器通过连杆或其他结构连接在一起,使得制动过程中产生的令人不愉悦的振动会传递到制动踏板上的问题,提一种制动主缸总成,其能够有效的消除线控制动过程中产生的令人不愉悦的振动传递到制动踏板上;而且在线控制动出现故障时,制动主缸总成还能够将踏板力传递到车轮制动器上实现常规液压制动。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制动主缸的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维护难度高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的制动主缸总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万向精工有限公司;万向集团公司,未经浙江万向精工有限公司;万向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949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声波驱蚊装置
- 下一篇:一种感性补偿的宽带射频单刀双掷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