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计算机内存条防尘散热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083447.6 | 申请日: | 2012-0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725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 发明(设计)人: | 王冰;王博文;李永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冰 |
| 主分类号: | G06F1/18 | 分类号: | G06F1/18;G06F1/2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1041 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广文***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计算机 内存条 防尘 散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尘散热装置,特别是应用于计算机内存条的防尘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计算机已经在城市家庭中广泛普及,在农村家庭中拥有计算机的比例也在快速增加,计算机已经在各行各业和家庭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由于计算机机箱处于开放式大气暴露环境,使用条件不良,空气中的灰尘会逐渐沉降、吸附于机箱内部,尤其是紧邻CPU1的内存条插槽2。附图1是常规计算机主板的设计布局,内存条插槽2位于主板一侧,紧邻CPU1,这种设计可以使内存与CPU1距离更近,减少外界电磁干扰,增加稳定性。但是,因为CPU1发热量巨大,所以在CPU1上均安装有散热片和散热风扇,散热风扇将CPU1传导到散热片的热量沿散热片上的沟槽吹到四周,紧邻CPU1的内存条插槽2不得不承受大量热风和灰尘,影响内存的稳定性和设备的连接,容易造成内存工作不稳定和接触不良,造成计算机死机、蓝屏甚至无法启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传统主板上内存易受热、散热不易、容易积聚灰尘影响工作稳定性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防止计算机内存条插槽积聚灰尘、有利于计算机内存散热的计算机内存条防尘散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达到的:
计算机内存条防尘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内存条相卡合的U形固定片,所述U形固定片开口端的两侧分别连接有与内存条插槽长边相配合的防尘片,所述U形固定片的内侧设有无静电绝缘层。
进一步地说,所述U形固定片上设置有散热片。
进一步地说,所述散热片位于U形固定片的一侧。
进一步地说,所述散热片位于U形固定片的两侧。
进一步地说,所述散热片为翅状散热片或柱状散热片。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结构简单,防尘散热效果优异;
(2)大大增加了内存工作的稳定性。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1是常规计算机主板的设计布局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计算机内存条防尘散热装置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计算机内存条防尘散热装置实施例1的剖视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计算机内存条防尘散热装置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计算机内存条防尘散热装置实施例2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附图2和附图3所示,计算机内存条防尘散热装置,包括与内存条相卡合的U形固定片3,U形固定片3开口端的两侧分别连接有与内存插槽长边相配合的防尘片5,U形固定片3的内侧设有无静电绝缘层4。U形固定片3上设置有散热片6。
在本实施例中,散热片6位于U形固定片3的一侧。散热片6为翅状散热片或柱状散热片。
实施例2:如附图4和附图5所示,计算机内存条防尘散热装置,包括与内存条相卡合的U形固定片3,U形固定片3开口端的两侧分别连接有与内存插槽长边相配合的防尘片5,U形固定片3的内侧设有无静电绝缘层4。U形固定片3上设置有散热片6。
在本实施例中,散热片6位于U形固定片3的两侧。散热片6为翅状散热片或柱状散热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冰,未经王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834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电脑族过疲劳控制装置
- 下一篇:自动温控双系统血型鉴定试剂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