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防尘装置的稀土永磁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81133.2 | 申请日: | 2012-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137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发明(设计)人: | 李和良;吴伟明;郦先苗 | 申请(专利权)人: | 诸暨和创电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5/16 | 分类号: | H02K5/16;H02K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8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尘 装置 稀土 永磁 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稀土永磁电机,尤其涉及带防尘装置的稀土永磁电机。
背景技术
稀土永磁电机是一种应用范围广阔、体积小、能耗低的新型动力装置。目前稀土永磁电机主要作为一种动力源被广泛应用。由于稀土永磁电机是一种高精密度的高端设备,其在使用过程中对周围环境有着较高的要求,特别是环境中的尘埃粒子如果大量进入永磁电机内部,往往会引起设备故障,防止尘埃粒子进入永磁电机内部是提高稀土永磁电机使用寿命的重要技术手段。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201120145274.1公开了一种稀土永磁电动机,其包括机座,所述机座的前、后端通过螺栓固定有前、后端盖,且所述前、后端盖处设置有轴承,转轴通过轴承可转动连接于机座内,所述前端盖处的轴承外侧设置有油封,设置于后端盖处的轴承为编码器轴承,所述转轴上设置有转子,对应转子于机座内设置有定子,所述定子与转子之间有气隙,所述转子内嵌有永磁磁钢,所述定子上采用启动绕组和运行绕组两套绕组,所述启动绕组必须是运行绕组的半倍数。该种稀土永磁电动机并没有提及如何防止尘埃进入的技术提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确保稀土永磁电机使用寿命长、故障率低的带防尘装置的稀土永磁电机。
一种带防尘装置的稀土永磁电机,包括壳体以及设于壳体内的定子和稀土永磁材料制成的转子,转子中心键销连接有电机主轴,壳体两端分别连接有前端盖和后端盖,前端盖内设有套接主轴的轴承,所述的轴承分为内圈和外圈,外圈配合连接前端盖,内圈套接主轴;轴承内圈外侧设有套接主轴的轴承压圈,轴承外圈外侧设有配合连接前端盖的轴承盖,轴承盖与轴承压圈密闭连接。该种采用轴承盖与轴承压圈密闭连接的密封方式,防止尘埃进入结构简单,效果明显极大的降低了防尘成本。
所述的轴承盖为带中心孔的圆盘形结构,沿圆盘形结构表面设有一条或两条以上内凹的与中心孔同轴的环形槽,环形槽外侧配合连接有带凸环的轴承压圈锁紧螺母,轴承压圈锁紧螺母螺纹连接主轴并压紧轴承压圈。该种采用轴承盖上环形槽与轴承压圈锁紧螺母的凸环结构配合实现在轴承盖和轴承压圈锁紧螺母轴向、径向两个方向的同时密封达到绝佳的密封效果,又轴承压圈锁紧螺母与电机主轴为螺纹连接彻底防止了尘埃进入稀土永磁电机内部,有效提高稀土永磁电机的使用寿命。
所述的轴承压圈锁紧螺母外侧圆周上设有两个或三个锁紧用安装孔用于紧固轴承压圈锁紧螺母与主轴间的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轴承盖与轴承压圈密闭连接的密封方式,防止尘埃进入结构简单,效果明显极大的降低了防尘成本。
附图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带防尘装置的稀土永磁电机结构示意图;
如图2所示为图1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带防尘装置的稀土永磁电机,包括壳体2以及设于壳体2内的定子3和稀土永磁材料制成的转子4,转子4中心键销连接有电机主轴1,壳体2两端分别连接有前端盖5和后端盖12,前端盖5内设有套接主轴1的轴承11,轴承11分为内圈和外圈,外圈配合连接前端盖5,内圈套接主轴1;轴承11内圈外侧设有套接主轴1的轴承压圈10,轴承11外圈外侧设有配合连接前端盖5的轴承盖6,轴承盖6与轴承压圈10密闭连接。
作为结构优选轴承盖6为带中心孔的圆盘形结构,沿圆盘形结构表面设有一条或两条以上内凹的与中心孔同轴的环形槽,环形槽外侧配合连接有带凸环的轴承压圈锁紧螺母7,轴承压圈锁紧螺母7螺纹连接主轴1并压紧轴承压圈10。该种采用轴承盖6上环形槽与轴承压圈锁紧螺母7的凸环结构配合实现在轴承盖6和轴承压圈锁紧螺母7轴向、径向两个方向的同时密封达到绝佳的密封效果,又轴承压圈锁紧螺母7与电机主轴1为螺纹连接彻底防止了尘埃进入稀土永磁电机内部,有效提高稀土永磁电机的使用寿命,同时该种密封关系也符合主轴1高速旋转状态下的动态平衡。作为与主轴1的螺纹旋合结构,轴承压圈锁紧螺母7外侧圆周上设有两个或三个锁紧用安装孔8,该种安装孔8通过配合专用扳手旋转轴承压圈锁紧螺母7与主轴1螺纹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诸暨和创电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诸暨和创电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811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