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治具取出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040919.X | 申请日: | 2012-0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126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05 |
| 发明(设计)人: | 尹荣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伯朗特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5/40 | 分类号: | B29C45/40;B29C45/38 |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吴英彬 |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取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取出装置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治具取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生产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应用机械手自动执行生产任务也越来越多。机械手可代替人的繁重劳动以实现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能在有害环境下操作以保护人身安全,因而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冶金、电子、轻工和原子能等领域。现代化的注塑机常常配置有机械手,需要使用机械手来拾取注塑机生产的产品,并放置到预定的位置,以提高生产效率。模具是注塑成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装备。注塑成型是将热熔状态的塑胶材料高速的注入到模具内具有所需形状的密闭成型空间中,等塑胶材料冷却固化后,打开模具将固化的塑胶加工物顶出,以获得成型品的方法。由于注塑成型方法具有成型费用低、成型周期短、成型过程简单及易于成型形状复杂的塑胶产品等特点,因此在塑胶产品制造领域心用极为普遍。
在注塑成型时,塑件都有一个浇注系统,例如:大水口直接入水,这样产品成型后,不可避免的要对其水口进行去除,按传统做法,当成型后,水口是必需去除的。传统技术是通过机械手将塑料产品取出,然后再手工去除或直接在模具中加设有切水口装置,如采用手工,耗时耗力增,这样不但大大延长生产周期,而且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使员工易疲劳;如采用直接于模具中加设有切水口装置,造成模具结构复杂,外形尺寸大,制造成本高等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设计巧妙且 效率高的治具取出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治具取出装置,其包括治具主体板、料头夹持机构及成品夹持机构,所述治具主体板的背面设有一用来与机械手相连接的侧姿垫板,所述成品夹持机构设置在所述治具主体板的正面上,所述料头夹持机构设置在所述成品夹持机构一侧,并能夹持该成品夹持机构上的塑料产品的料头。
所述成品夹持机构包括第一抱具组件及第二抱具组件,该第二抱具组件与第一抱具组件相对设置并能作相互靠拢或分开动作。
所述第一抱具组件包括第一抱具气缸及第一抱片,所述第一抱具气缸的缸体固定在所述治具主体板上,所述第一抱片设置在该第一抱具气缸的活塞杆上。
所述第二抱具组件包括第二抱具气缸、抱块、第二抱片及感应开关,所述第二抱具气缸的缸体固定在所述治具主体板上,所述抱块的背面与所述第二抱具气缸的活塞杆相连接,所述第二抱片设置在所述抱块的正面,所述感应开关设置在所述抱块的背面,并能感应所述第二抱片是否抵触到塑料产品,所述感应开关与机械手相连接。
所述料头夹持机构包括一固定架、一气缸及一夹子,该夹子设置在所述固定架的底部,所述气缸设置在所述固定架的顶部,并能驱动所述夹子作开合动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巧妙、合理,利用料头夹持机构和成品夹持机构相配合,从而达到去除料头的效果,且能在机械手控制下相应将料头及塑料产品移置相应位置,自动化程度高,避免了重复劳动,不但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而且有效保证产品质量,整个工作过程简洁,速度快, 效率高,大大缩减生产工时和节约生产成本。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成品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料头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至图3,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治具取出装置,其包括治具主体板1、料头夹持机构2及成品夹持机构3,所述治具主体板1的背面设有一用来与机械手4相连接的侧姿垫板5,所述成品夹持机构3设置在所述治具主体板1的正面上,所述料头夹持机构2设置在所述成品夹持机构3一侧,并能夹持该成品夹持机构3上的塑料产品6的料头7。
所述成品夹持机构3包括第一抱具组件31及第二抱具组件32,该第二抱具组件32与第一抱具组件31相对设置并能作相互靠拢或分开动作。
所述第一抱具组件31包括第一抱具气缸311及第一抱片312,所述第一抱具气缸311的缸体固定在所述治具主体板上,所述第一抱片312设置在该第一抱具气缸311的活塞杆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伯朗特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伯朗特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4091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使用钢丝缠绕0度带束层的全钢丝子午线轮胎
- 下一篇:一种硅胶刀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