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提高焦化副产煤气热值的焦化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035879.X | 申请日: | 2012-0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799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 发明(设计)人: | 王大林;贾翔平;叶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府谷县奥维加能焦电化工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0B3/00 | 分类号: | C10B3/00;C10B27/00;C10B57/1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719400 陕西省府谷县皇***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焦化 煤气 热值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焦化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提高焦化副产煤气热值的焦化系统。
背景技术:
内燃式立式炉是较为先进的炼焦设备,副产煤气的热值可达到1700Kcal/NM3并可全部回收;生产的兰炭质量稳定,挥发份低,化学活性好,特别适宜于做化工用半焦原料。
但是,由于该内燃式立式炉的燃烧气是自产煤气,助燃气是空气,因此,产生的煤气中除含有大量的氢气、一氧化碳外,还含有约50%的氮气。如此高的氮气含量,给后续煤气净化工序造成了不必要的体积负担,同时也造成了煤气的热值过低,除可用于近距离燃烧加热外,不能直接用于做甲醇、合成氨等化工生产的原料气源,限制了副产煤气的高效利用。
目前,合成氨-尿素-甲醇生产工艺有一个不可解决的顽症,就是在造气生产过程中CO2气体是过量的,不可避免地要散排大量的富余CO2气体;奥维乾元公司的合成氨-尿素-甲醇项目预计每年散排76%(V/V)浓度的CO2气体约7.413亿NM3。富余CO2气体的释放加剧温室效应,构成了对大气环境的污染,不符合低碳经济的基本原则。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焦化副产煤气热值的焦化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提高焦化副产煤气热值的焦化系统,其包括炼焦炉、过滤净化装置,所述炼焦炉的煤气出口与所述过滤净化装置的煤气入口管道连接,其还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蓄热式热风炉、用户和一个二氧化碳减压缓冲装置,每个所述蓄热式热风炉的上部均设有热风出口、燃气入口和空气入口,每个所述蓄热式热风炉的下部均设有烟道气出口和冷风入口;每个所述蓄热式热风炉的空气入口处设有鼓风机;每个所述蓄热式热风炉的冷风入口分别与所述二氧化碳减压缓冲装置连通;每个所述蓄热式热风炉的热风出口分别通过热风管道与所述炼焦炉的进气口连通;所述过滤净化装置的出气口通过管道与用户连通。
每个所述蓄热式热风炉的燃气入口分别与所述过滤净化装置的出气口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大幅度降低了副产煤气里的N2气含量,N2气的体积百分比含量由48%降低到11.7%以下,甚至当通入炼焦炉的热风为纯CO2气体时,N2气的体积百分比含量可降低到1%以下,大幅度提高了副产煤气的热值,副产煤气发热量由原来的1700Kcal/NM3提高到了3500~4000Kcal/NM3;(2)回收利用了CO2气体的体积百分比含量为30-100%的废气,使其转化为可进一步利用的化工合成原料气CO气体,变害为利,变废为宝;(3)由于燃烧改为在蓄热式热风炉内燃烧,焦炉供热采用可控性很强的热混合气载热;提高了焦炉操作的稳定性,可进一步提高焦炉的单产能力;(4)提高了焦炉碳化段的干馏温度,可大幅度降低成品半焦的挥发份含量,半焦挥发份由小于6%降低到小于3%,提高了半焦的质量品质;(5)每年可减少CO2排放量5.634亿NM3,约折合111.484万吨,对改善环境、低碳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6)为兰炭(半焦)行业的发展,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降耗减排、低碳经济的模式;(7)本实用新型对半焦行业及合成氨、甲醇行业的联产、资源综合利用、降耗减排、节约能源、改善环境,促进半焦行业的结构调整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一种提高焦化副产煤气热值的焦化系统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2一种提高焦化副产煤气热值的焦化系统示意图。
炼焦炉1,过滤净化装置2,煤气出口3,蓄热式热风炉4,二氧化碳减压缓冲装置5,燃气入口6,出气口7,空气入口8,鼓风机9,冷风入口10,热风出口11,烟道气出口12,热风管道13,进气口14,用户15。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府谷县奥维加能焦电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府谷县奥维加能焦电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3587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按压机构的热熔装置
- 下一篇:注塑模具的锁模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