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堤坡割草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033754.3 | 申请日: | 2012-0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961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9 |
| 发明(设计)人: | 程存虎;罗国强;闵晓刚;李怀志;李怀前 | 申请(专利权)人: | 焦作黄河水利工程维修养护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D34/86 | 分类号: | A01D34/8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54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堤坡 割草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割草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堤坡割草机。
背景技术
在黄河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工作中,堤坡割草是一项工作量非常大的工作。多年来,一名黄河工程维修养护工分管很长段的黄河堤坝,黄河维修养护工采用手推割草机方式或背负式割草机方式在黄河堤坝的堤坡上割草。手推割草机或背负式割草机除采用人力推动外,还采用汽油机提供动力,但由于堤坡条件恶劣,汽油机不适应恶劣条件,故手推割草机或背负式割草机进行堤坡割草时工作状态很差;手推割草机或背负式割草机的割草刀具只能上下调整,这些均使得手推割草机工作效率很差、劳动强度极高;手推割草机或背负式割草机进行堤坡割草时,黄河维修养护工需不停地上、下堤坡和长时间身体在侧斜状态下行走,使得鞋物等磨损严重,物资消耗较大;并对操作人员肢体关节损害较为严重。特别是,黄河堤坝坡比较陡,黄河工程维修养护人员会面临比较危险的情况。
由此可见,现有技术中,采用手工方式或背负式割草机方式进行的堤坡割草劳动强度大、效率低、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劳动强度小、效率高、成本低、安全风险低的堤坡割草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堤坡割草机,包括用于采用人工操作方式或无线方式向由柴油提供动力的发动机装置发送运行指令、向转向装置发送转向指令、向制动装置发送车轮制动指令或驻车制动指令、向工作装置发送工作指令的操作机构,用于根据运行指令进行运转并将运转状态信号发送至行走装置的发动机装置,用于根据运转状态信号以履带方式行车的行走装置,用于根据转向指令进行左转或右转的转向装置,用于根据车轮制动指令减速行车直至停车或根据驻车制动指令防止滑车的制动装置,用于根据工作指令调整旋转角度并在堤坡上进行割草的工作装置;其中,
操作机构的第一输出端连接至发动机装置输入端,发动机装置的输出端连接至行走装置的输入端;操作机构的第二输出端连接至转向装置的输入端;操作机构的第三输出端连接至制动装置的输入端;操作机构的第四输出端连接至工作装置的输入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述堤坡割草机采用手工操作方式或无线控制方式实现了机械化作业,采用手动操作方式控制操纵杆以发送行车、转向、制动、割草等工作指令,进而使所述堤坡割草机自行工作;或者采用无线方式控制该堤坡割草机的行车、转向、制动、割草各项工作,实现无人驾驶,采用所述堤坡割草机割草可减轻人力资源和劳动强度;本实用新型所述堤坡割草机采用柴油机提供动力,并采用履带式行走装置,故能适应较恶劣的环境,提高工作效率。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具有节约资源、工作效率高、劳动强度低、降低安全风险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堤坡割草机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操作机构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自动操作单元的组成结构。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发动机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制动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车轮制动单元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驻车制动单元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工作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堤坡割草机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堤坡割草机包括用于采用人工操作方式或无线方式向由柴油提供动力的发动机装置2发送运行指令、向转向装置4发送转向指令、向制动装置5发送车轮制动指令或驻车制动指令、向工作装置6发送工作指令的操作机构1,用于根据运行指令进行运转并将运转状态信号发送至行走装置3的发动机装置2,用于根据运转状态信号以履带方式行车的行走装置3,用于根据转向指令进行左转或右转的转向装置4,用于根据车轮制动指令减速行车直至停车或根据驻车制动指令防止滑车的制动装置5,用于根据工作指令调整旋转角度并在堤坡上进行割草的工作装置6;其中,
操作机构1的第一输出端连接至发动机装置2输入端,发动机装置2的输出端连接至行走装置3的输入端;操作机构1的第二输出端连接至转向装置4的输入端;操作机构1的第三输出端连接至制动装置5的输入端;操作机构1的第四输出端连接至工作装置6的输入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焦作黄河水利工程维修养护有限公司,未经焦作黄河水利工程维修养护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337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