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金刚石串珠绳锯机主驱动轮之胶条改进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23115.9 | 申请日: | 2012-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802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陈礼干;朱文志;黄其勋;李同谋;陈世春;刘庆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天石源超硬材料工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D1/02 | 分类号: | B28D1/02;B28D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1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刚石 串珠 机主 驱动 改进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胶条单条更换结构,尤其涉及金刚石串珠绳锯机主驱动轮之胶条改进。
背景技术
如图1、如图2所示,为了防止金刚石串珠锯打滑、增大摩擦力以及防止金刚石串珠锯主驱动轮1与金刚石串珠锯相互磨损而缩短各自的使用寿命,在主驱动轮表面覆盖有胶条2,一般主驱动轮的轴向长度超过1米,胶条表面具有16—200道金刚石串珠绳槽5,目前胶条2都是整体浇注在金刚石串珠锯主驱动轮上,随着设备的使用胶条会被磨损,更换需要将整个主驱动轮表面上的胶条全部清除干净然后再进行整体浇注。更换过程非常麻烦,维护周期长、成本高。
经检索科技杂志和中国专利文献,尚未发现有专用于金刚石串珠绳锯机主驱动轮胶条单条更换的报道,这方面的技术在国内还是一项空白,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便于更换,结构简单的、金刚石串珠绳锯机主驱动轮之胶条改进。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金刚石串珠绳锯机主驱动轮之胶条改进,其结构要点在于:主驱动轮的外圆沿轴向等间隔制有反燕尾槽,胶条呈长条状,长度为主驱动轮的外圆周长,内部制成与主驱动轮上的反燕尾槽相配合的反燕尾结构,胶条通过反燕尾结构与主驱动轮固定连接,两端头粘接后成为封闭的环状保护层覆盖于主驱动轮表面。
本实用新型将胶条通过反燕尾结构与金刚石串珠锯主驱动轮进行固定连接,拆装方便,降低维修难度,缩短维修时间。
胶条由n条胶条单元组成,每条胶条表面制有2—5个金刚石串珠绳槽,主驱动轮的长度为胶条宽度的整数倍, n条胶条将主驱动轮表面完全覆盖。
由于各金刚石串珠绳槽磨损不均匀,各条胶条的损坏程度也不尽相同,将胶条拆分成较小的单元,可能只更换损坏了的胶条单元,而无需整体更换,降低维修成本。
胶条表面制有3个金刚石串珠绳槽。
金刚石串珠绳槽的中心距为9.5mm,与现有的相同。
所述的主驱动轮外圆的直径为0.5m~3.0m。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具有定位可靠、连接牢固、装拆方便等特点,具有结构更简单,更换方便,可单独更换磨损的胶条、保留可继续使用的胶条、减少成本,采用不同颜色胶条间隔布置、便于识别安装串珠绳的位置,胶条制造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廉、便于储备和运输。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金刚石串珠绳锯机主驱动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B处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 1主驱动轮 2胶条 3反燕尾结构 4反燕尾槽 5金刚石串珠绳槽 。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
如图3、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金刚石串珠绳锯机主驱动轮之胶条改进,主驱动轮(1)外圆的直径为0.5m~3.0m,主驱动轮1的外圆沿轴向等间隔制有反燕尾槽4,胶条呈长条状长度为主驱动轮1的外圆周长,内部制成与主驱动轮1上的反燕尾槽4相配合的反燕尾结构3,胶条2通过反燕尾结构3与主驱动轮1固定连接,两端头粘接后成为封闭的环状保护层覆盖于主驱动轮1表面。
也可胶条由n条胶条单元组成,每条胶条表面制有2—5个金刚石串珠绳槽5,主驱动轮1的长度为胶条宽度的整数倍, n条胶条将主驱动轮1表面完全覆盖,如图所示每条胶条表面制有3个金刚石串珠绳槽5,金刚石串珠绳槽5的中心距为9.5mm。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设备工作时,胶条被金刚石串珠磨损,对于每个环状胶条的磨损量是不同的,该结构可单独更换磨损的胶条、保留未磨损的胶条,减少胶条的使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成本,采用不同颜色胶条间隔布置、便于识别安装串珠绳的位置。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化和改进,也应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天石源超硬材料工具有限公司,未经福州天石源超硬材料工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2311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流道系统之铸铝加热器
- 下一篇:轻质高强度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