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循环水淋防尘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013109.5 | 申请日: | 2012-01-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104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05 |
| 发明(设计)人: | 郝问萍;于玲红;刘欢;刘晓红;刘奕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东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276 | 代理人: | 刘云贵;韩龙 |
| 地址: | 014010 内蒙***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循环 防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尘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有洁净要求的房间的通风口处的防尘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西部地区深居内陆,属于温带干旱气候。因受大陆高压和地形的共同作用,风大沙尘多。在板、带、箔的轧制过程中,采用传统的机械防尘效果不佳,无法保证车间的清洁、无尘,漂浮在车间的微小尘粒常导致板材表面出现针孔现象,从而造成整段或整卷废品,甚至在沙尘天气时会引起停产,造成企业不可估量的损失。
而传统机械防尘措施具有维护量大,防尘不彻底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利用水流阻隔尘粒之间相互接触和碰撞的自循环水淋防尘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循环水淋防尘装置,包括前后连通的过滤通道和位于过滤通道下方的第一和第二积水池,第一和第二积水池的上部空间连通。该装置还包括前后交错地排布在过滤通道内部的竖直隔板组、设在过滤通道的顶板和隔板组之间的淋水管排、设在第二积水池内且通过供水管路与淋水管排连通的潜水排污泵、以及设在过滤通道底板上且一端与第一积水池连通的排水沟。
上述自循环水淋防尘装置还包括在过滤通道前开口安装的固定钢丝网罩或带有钢丝网的可开闭门。
上述自循环水淋防尘装置还包括覆盖在过滤通道后开口的精细滤网。
对于上述自循环水淋防尘装置,过滤通道的底板上表面为朝着排水沟的方向倾斜的斜坡。
上述自循环水淋防尘装置还包括设在淋水管排和潜水排污泵之间连通的供水管路上的过滤器。
对于上述自循环水淋防尘装置,过滤器优选为手摇刷式过滤器。
对于上述自循环水淋防尘装置,第二积水池内设有液位检测器和与该液位检测器相连的报警器。
对于上述自循环水淋防尘装置,第二积水池连通有补水管,并且补水管上设有上下液位控制阀。
对于上述自循环水淋防尘装置,第一积水池底部设有积泥坑。
上述自循环水淋防尘装置附着在房间外墙的通风口外,并且过滤通道的后开口对着房间外墙上所开的通风口。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主要的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的自循环水淋防尘装置充分利用完全非弹性碰撞原理,利用水流阻隔尘粒之间相互的接触和碰撞,有效阻断了尘粒进入房间,达到产品表面质量的影响最小化。
2.本实用新型的自循环水淋防尘装置采用喷淋、洗涤、除尘等技术措施使尘粒隔绝在车间外,构造简单、管理方便、制作技术难度小,投资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的自循环水淋防尘装置的立体透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自循环水淋防尘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的自循环水淋防尘装置的后视图;
图4是图1所示的自循环水淋防尘装置中第一和第二积水池的右视图;
图5是图1所示的自循环水淋防尘装置中过滤通道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及功能,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自循环水淋防尘装置做详细描述。
如图1、2和5所示,该实施例所述的自循环水淋防尘装置包括前后连通的过滤通道11和位于过滤通道11下方的第一和第二积水池21和22,第一和第二积水池21和22的上部空间连通。在该实施例中,该过滤通道11为中空的正四棱柱,当然除了正四棱柱形状之外,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过滤通道11的形状和尺寸做若干变型。该自循环水淋防尘装置还包括前后交错地排布在过滤通道11内部的竖直隔板组31、设在过滤通道11的顶板和隔板组31之间的淋水管排41、设在第二积水池22内且通过供水管路与淋水管排41连通的潜水排污泵51、以及设在过滤通道11底板上且一端与第一积水池21连通的排水沟61。
可以在过滤通道11前开口安装的固定钢丝网罩或带有钢丝网的可开闭门71。带有钢丝网的可开闭门71,例如为设有钢丝网的推拉门,便于检修人员进入该自循环水淋防尘装置内。
该自循环水淋防尘装置还可以包括覆盖在过滤通道11后开口的精细滤网81。精细滤网81的过滤精度优选为50μm。
如图4所示,过滤通道11的底板上表面111优选为朝着排水沟61的方向倾斜的斜坡,倾斜坡度优选为5%。
优选地,淋水管排41的每道淋水管位于竖直隔板组31每两个相邻隔板之间。另外,淋水管排41上的开孔优选为开在淋水管底部的间隔为100mm、直径为10mm的多个圆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东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东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131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分子筛均布器
- 下一篇:夹紧装置以及部件加工用的把持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