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挖掘装载机停车制动操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05648.4 | 申请日: | 2012-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396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李祥;蓝强;段旭东;查又华;王永华;刘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柳工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11/04 | 分类号: | B60T11/04 |
代理公司: | 镇江京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107 | 代理人: | 夏哲华 |
地址: | 212005***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挖掘 装载 停车 制动 操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程车辆的的停车操纵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挖掘装载机停车制动操纵装置。
背景技术
挖掘装载机的停车制动装置集成在车桥上,通过制动把手控制,当两侧制动把手向桥中心方向转动一定角度时,就可以实现停车制动。停车制动操纵装置包括制动拉手、软轴及坚固件等附件,一般制动拉手安装在驾驶室座椅的右侧的驾驶室底板上。通过停车操纵装置连接在制动桥的制动把手上,操作者在驾驶室内拉动制动拉手就能实现整机的停车制动功能。但是目前软轴与制动把手通过支架直接连接,导致在折弯处因被车架阻挡造成急转弯甚至憋住,制动软轴出现制动力大或者软轴不回位的现象,软轴不回位时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会对桥的制动装置造成较大的损伤。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避免制动软轴在折弯处产生急转弯的挖掘装载机停车制动操纵装置,本支撑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更加省力。
技术方案:一种挖掘装载机停车制动操纵装置,包括安装在制动桥上的一对制动把手、制动拉手和连接制动把手与制动拉手的软轴,靠近制动拉手一侧的制动把手上设有用于连接软轴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包括与制动把手铰接的活动连接部、与软轴的套管端部固定连接的固定安装部和连接活动连接部与固定安装部的弯板;所述安装板安装在制动把手上时,固定安装部偏向制动桥的中心。安装板与制动把手铰接,由于弯板的作用偏向制动桥的中心方向,使得软轴折弯处的半径加大,避免产生软轴在折弯处产生急转弯导致软轴不回位或者制动力大。
离制动拉手较远一侧的制动把手上设有用于连接软轴的安装板,所述固定安装部与软轴的钢丝端部连接,所述安装板安装在制动把手上时,固定安装部偏向制动桥的中心。
离制动拉手较远一侧的制动把手上设有用于连接软轴的支架,所述支架包括与制动把手铰接的铰接销和与软轴的钢丝端部连接的安装孔。
有益效果:软轴走向更加顺畅避免在折弯处产生急转弯;结构简单,操作更加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和3所示,一种挖掘装载机停车制动操纵装置,包括安装在制动桥1上的一对制动把手2、制动拉手3和连接制动把手2与制动拉手3的软轴4,靠近制动拉手3一侧的制动把手2上设有用于连接软轴4的安装板5;所述安装板5包括与制动把手2铰接的活动连接部51、与软轴4的套管端部固定连接的固定安装部52和连接活动连接部51与固定安装部52的弯板53;所述安装板5安装在制动把手2上时,固定安装部52偏向制动桥1的中心。安装板5与制动把手2铰接,由于弯板53的作用偏向制动桥1的中心方向,使得软轴4折弯处的半径加大,避免产生软轴4在折弯处产生急转弯导致软轴4不回位或者制动力大。
离制动拉手3较远一侧的制动把手2上设有用于连接软轴4的安装板5,所述固定安装部52与软轴4的钢丝端部连接,所述安装板5安装在制动把手2上时,固定安装部52偏向制动桥1的中心。
实施例二
如图2和4所示,一种挖掘装载机停车制动操纵装置,包括安装在制动桥1上的一对制动把手2、制动拉手3和连接制动把手2与制动拉手3的软轴4,靠近制动拉手3一侧的制动把手2上设有用于连接软轴4的安装板5;所述安装板5包括与制动把手2铰接的活动连接部51、与软轴4的套管端部固定连接的固定安装部52和连接活动连接部51与固定安装部52的弯板53;所述安装板5安装在制动把手2上时,固定安装部52偏向制动桥1的中心。安装板5与制动把手2铰接,由于弯板53的作用偏向制动桥1的中心方向,使得软轴4折弯处的半径加大,避免产生软轴4在折弯处产生急转弯导致软轴4不回位或者制动力大。
离制动拉手3较远一侧的制动把手2上设有用于连接软轴4的支架6,所述支架6包括与制动把手2铰接的铰接销61和与软轴4的钢丝端部连接的安装孔6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柳工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柳工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056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汽车制动油路布置结构
- 下一篇:车辆转向用自动升降式旋转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