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转向器回油管脉冲压力实验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05079.3 | 申请日: | 2012-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208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05 |
发明(设计)人: | 刘立波;任树;夏海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荆州恒盛汽车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 |
代理公司: | 荆州市亚德专利事务所 42216 | 代理人: | 陈德斌 |
地址: | 434000 湖北省荆州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转向器 油管 脉冲 压力 实验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转向器回油管脉冲压力实验控制装,属汽车动力转向器实验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液压式汽车动力转向器,其液压油是通过油罐及油泵,在发动机驱动下,从进油管进入转向器,再由转向器及其回油管回到油罐,构成液压循环回路。目前的新型动力转向器,其回油口是与汽车的刹车系统连接然后再回到油罐的。由于汽车的刹车系统启动后,转向器的回油端及其回油管就会产生压力,刹车系统关闭后,压力值为零。当刹车系统频繁或者经常使用时,动力转向器内部回油端及外部管料处就会产生一个脉冲的压力,这就对转向器内部回油端密封件及外部管料的可靠性产生考验。因此,在转向器的设计验证阶段,验证转向器内部回油端密封件及外部管料的安全可靠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通过对转向器实验工件,模拟装车工况所产生脉冲压力的控制和调节,进而达到验证转向器内部回油端密封件及外部管料安全可靠性的汽车转向器回油管脉冲压力实验控制装置。
[0004]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的:
一种汽车转向器回油管脉冲压力实验控制装置,它由工作台、电气控制柜、液压控制阀、单向阀A、单向阀B、溢流阀、压力表构成,其特征在于:工作台的台面下方装有电气控制柜;工作台的台面上装有油路集成块A,油路集成块A的一端设置有进油口,油路集成块A上装有液压控制阀,液压控制阀与油路集成块A连通,液压控制阀上装有电磁继电器A和电磁继电器B;液压控制阀的一侧分别安装有单向阀A和单向阀B;单向阀A和单向阀B分别与液压控制阀连通;油路集成块A的一侧装有油路集成块B,油路集成块B的一端设置有出油口,油路集成块B上装有溢流阀和压力表,溢流阀与油路集成块B连通;工作台的台面上设置有连通管A、连通管B和连通管C,连通管A和连通管C的一端通过油路集成块B和溢流阀连通;连通管A和连通管C的另一端分别通过油路集成块A与单向阀A和单向阀B连通;连通管B与油路集成块A连通,连通管B的另一端通过油路集成块B与出油口连通。
所述的液压控制阀为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
所述的液压控制阀、电磁继电器A和电磁继电器B分别通过导线与电气控制柜连接。
所述工作台的底部装有滚轮,工作台的一端装有把手。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该汽车转向器回油管脉冲压力实验控制装置结构简单,可实施性强,制造成本低,通过对溢流阀的控制和调节,即可模拟转向器装车工况所产生的脉冲压力,进而达到验证转向器内部回油端密封件及外部管料安全的可靠性。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液压控制阀为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双工位交替换向,在满足实验要求的脉冲频率的同时,电磁阀单边工位线圈工作频率减小了一半,进而延长了电磁阀单边工位线圈的冷却时间,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工作台,2、电气控制柜,3、液压控制阀,4、单向阀A,5、单向阀B,6、溢流阀,7、压力表,8、滚轮,9、把手,10、油路集成块A,11、进油口,12、油路集成块B,13、出油口,14、连通管A,15、连通管B,16、连通管C,17、电磁继电器A,18、电磁继电器B。
具体实施方式
该汽车转向器回油管脉冲压力实验控制装置由工作台1、电气控制柜2、液压控制阀3、单向阀A4、单向阀B5、溢流阀6、压力表7构成。工作台1的底部装有滚轮8,工作台1的一端装有把手9。工作台1的台面下方装有电气控制柜2;工作台1的台面上装有油路集成块A10,油路集成块A10的一端设置有进油口11。油路集成块A10上装有液压控制阀3,液压控制阀3与油路集成块A10连通,液压控制阀3为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
液压控制阀3上装有电磁继电器A17和电磁继电器B18;液压控制阀3、电磁继电器A17和电磁继电器B18分别通过导线与电气控制柜2连接。液压控制阀3的一侧分别安装有单向阀A4和单向阀B5;单向阀A4和单向阀B5分别与液压控制阀3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荆州恒盛汽车系统有限公司,未经荆州恒盛汽车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050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安全测试箱
- 下一篇:一种轴瓦半径测量检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