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至少两辆汽车(特别是用于至少两辆轿车)的底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97240.5 | 申请日: | 2012-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726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U·米尔德纳;S·格洛格;S·克利梅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20 | 分类号: | B62D25/20;B62D2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侯宇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至少 汽车 特别是 轿车 底板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至少两种具有第一和第二轴距的汽车(特别是用于至少两种轿车)的底板结构,该结构含有中间底板结构和具有侧向纵梁的后方底板结构,在该两个底板结构之间布置有至少一个连接型材,该连接型材与纵梁和中间底板的底板相连以构成用于第一轴距的第一搭接区域和用于第二轴距的第二搭接区域。
背景技术
从德语专利申请文件DE2610299A1可知一种用于汽车的底板结构,由此可以生成用于轿车的两种不同长度的轴距。这里,在中间和后方底板结构之间布置一个用作连接型材的横梁,该支承具有一个垂直连接片,从该连接片分支成末端水平、其自由末端指向相反方向的肋板。用于不同长度轴距的中间或后方底板结构固定在该肋板上,底板结构在固定区域具有不同长度的搭接部分。在长轴距时,在固定区域中的搭接区域靠近连接型材肋板的自由末端,而对于短轴距,搭接区域几乎覆盖了连接型材的整个肋板长度。
由于这种不同结构的搭接区域,不仅在设计固定区域尺寸时会出现问题,而且在将长轴距转用在中间和后方底板结构之间的连接点上时也会出现静态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设计一种通过简单结构尺寸就能避免背景技术中缺点的底板结构。
根据本发明,所述技术问题通过一种用于至少两种具有第一和第二轴距的汽车(特别是用于至少两种轿车)的底板结构解决,其中,该结构含有中间底板结构和具有侧向纵梁的底板结构,在该两个底板结构之间布置有至少一个连接型材,该连接型材与纵梁和中间底板的底板相连以构成用于第一轴距的第一搭接区域和用于第二轴距的第二搭接区域,其中,第一搭接区域和第二搭接区域具有至少近似相等的宽度。
通过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可以在不同长度的轴距下在后方和中间底板结构之间建立确定的固定方式,由此可以使用具有更高功能安全性的自动化连接工艺(例如焊接工艺)。另外,由于基本相等的搭接宽度,在由搭接区域限定的连接区域上的静态和动态载荷特性也至少近似相等。
根据本发明,对于不同长度的轴距,可以通过针对短轴距将连接型材或中间底板结构或该结构和连接型材缩短与该短轴距相应的尺寸的方式,在制造技术上简单实现至少接近等宽的搭接区域。
连接型材优选含有处于纵梁之间的梯级,该梯级具有一个包含搭接区域的水平片段和与之相连、往上伸出的垂直片段,搭接区域与该垂直片段相距一定距离。
这样可以保证搭接区域和所谓的后方底板结构和中间底板结构的分界线可以进一步往后者转移,同时分界线的位置和搭接区域可以通过相应预先给定的尺寸来确定。
根据本发明内容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连接型材沿纵梁的纵向分割为至少两个部分片段,这两个片段之间可以特别是容纳功能件,如用于驻车制动绳的盖子等。
通过分割连接型材可以用特别简单的方法来考虑连接型材区域的后方底板结构的不同结构条件。
水平片段上的搭接区域最好布置在其转向中间底板结构的横向边缘上。
根据本发明内容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连接型材在其水平片段上至少近似加工成壳的形式。
通过连接型材的壳状外形可以通过例如深冲工艺以简单方式将其做的更具有连接刚性和支承刚性。
通过将连接型材在其针对第一轴距的水平片段上设计得比针对第二轴距的水平片段更长,可以相对于两种轴距得到相等的搭接区域,该区域在制造技术上可以通过将用于较短轴距的连接型材例如无切割截取一定长度的方法以简单方式制造。
特别优选之处在于,将连接型材缩短至特定尺寸以形成第二轴距。
根据本发明内容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连接型材在其垂直片段区域具有支座,纵梁至少有一部分嵌入该支座中。
由此可以使连接型材与纵梁产生有一定承载刚度和连接刚度的连接。
若(根据本发明内容的下一个优选实施方式)连接型材在其水平片段的两侧布置有连接凸缘以与两侧布置在连接型材旁的门槛结构相连,则连接型材与两侧布置在连接型材旁的门槛结构的连接将特别简单和具有承载刚度。
若(根据本发明内容的下一个优选实施方式)连接凸缘与壳的两侧边缘共同成型,则连接凸缘将特别易于制造。
若(根据本发明内容的下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后方底板结构的纵梁缩短至特定长度以构成第二轴距,则后方底板结构上用以构成第二轴距的纵梁长度在制造技术上特别易于调节。
同时,通过这种解决方案也可以对底板结构进行重量优化。
后方底板结构的纵向支承最好在其转向中间底板结构的末端针对第二轴距缩短至特定长度。
由此可以在不影响后悬的情况下生成较短轴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972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