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富含花生肽的食品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96311.X | 申请日: | 2012-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702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黄令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佳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J3/14 | 分类号: | A23J3/14;A23J3/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富含 花生 食品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制作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富含花生肽的食品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0世纪80年代,国际上如日本、韩国、美国等国家及欧洲都已经有了专业的多肽经营企业进行产业化运作。交流和研究课题涉及生物、化学、制药、食品等众多与多肽相关联的产业。近年来,在欧美和日本,已经形成广泛的多肽市场。产品主要有两个方面,一类是多肽药品和试剂,世界上100多种多肽药物已上市,这类产品纯度非常高,价格也非常昂贵;另一类是以活性多肽为功能因子的低抗原保健食品和含多肽普通食品。
国内从20世纪80年代也开始花生多肽开发和应用方面研究,一些教育研究机构进行花生肽研究,对花生蛋白酶水解方面进行深入探索,已在蛋白酶选择,酶解工艺参数,水解液脱苦、脱盐、分离精制等方面取得一定进展。最近有报道武汉肽类物质研究所的科技人员在美国科学家的配合下,利用内切酶修饰复合酶技术,对花生蛋白进行定向酶切处理,制得了花生多肽,这可以说是一个前人从未尝试过的创新之举。
花生肽的生产主要有合成与蛋白质体外水解两种方法。合成法主要有化学合成、DNA重组技术合成、酶法合成3种方法。合成法虽然可按人们的意愿合成任意活性肽,但目前因为成本高、副反应物多及残留物等问题制约着其发展。重组DNA技术如果有望成功,将会有广阔前景。体外水解蛋白质为肽有3种方法:酸水解、碱水解及酶法水解。前两种方法简单易操作,但可能存在营养和毒理方面有害的效应,因此其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蛋白质酶法水解能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定位水解产生特定的肽,且易于控制水解进程,并具有高度的专一性,一般不会导致营养方面的损失,也不会产生毒理上的问题。同时酶作用具有特异性,可在温和条件下进行,能耗低,因而能较好地满足肽的生产需要。
水饱和酶解法制取花生肽类食品的方法是:将原料(乳白花生仁)按比例加入定量的纯净水并打磨成饱和水花生浆溶液,将过滤脱脂后的水饱和溶液加入特定的酶,在57℃恒温条件下,以速度为40~45r/min的速度搅拌30分钟,使之充分反应酶解,经脱味、脱色、脱脂后,经再次过滤得到富含肽的花生酱和花生饮料。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富含花生肽的食品的方法。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1.一种富含花生肽的食品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打浆
将脱皮花生仁与纯净水按照重量百分比1∶3.5投入无菌打磨机打磨成浆;(无菌打磨机为湖南长沙固利制药粉碎机厂的820G型无菌打磨机)
2)过滤、脱脂
将步骤1)制得的浆液经过封闭的管道输送至过滤器,过滤、脱脂;
具体流程如下:
A、浆液经15-20目筛过滤;
B、将过滤后的浆液预热到22℃;
C、按照浆液总重量的0.03%-0.1%加入浓度为70%的三聚磷酸钠;
D、加入占浆液总重量6-7%的浓度为2%的碳酸钠溶液;
E、加热至37℃,反应2.5h;
F、在60℃下进行脱脂;
输送管道为圆形全不锈钢管,倾斜角度为25度,承压0.25Mpa;
过滤器为杭州博纳工业过滤有限公司生产的6690型过滤脱脂机,博纳多袋式过滤器采用侧进侧出方式,通过管道中的压力将过滤液体介质抽入过滤器桶体,从滤袋顶端进入滤器,产生理想的固液分离的效果。由于液体介质均匀分布在整个滤袋的过滤表面,使整个层面中的流体分布基本恒定一致,紊流的负面影响小,过滤效果好。
3)酶解
将经过步骤2)后的浆液加入到酶解器,加热并保持57℃恒温,加入木瓜蛋白酶,具体的量为5500u/g,以速度为40~45r/min的速度搅拌30分钟,使之充分反应酶解;
酶解器为湖北五瑞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膜分离与生物酶解反应相结合的Z3200型酶解器
木瓜蛋白酶为南宁庞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生产批号12110206
4)脱色、脱臭
将酶解后的浆液置于脱色装置中进行脱色;
脱色装置为宜兴天普粮油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YX295-300型脱色装置,内有脱溶器、干燥器、脱色塔、脱臭塔、结晶罐、换热器等专属设备。
脱色流程如下:
具体步骤是:
A、吸附脱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佳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佳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9631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胶槽恒温补水装置
- 下一篇:川崎KMX15RA多路阀右行走联新型流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