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修改阻焊开窗尺寸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210591906.6 | 申请日: | 2012-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145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 发明(设计)人: | 吴恒;冯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第六三一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张倩 |
| 地址: | 710068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修改 开窗 尺寸 方法 | ||
技术领域
生产印制板前,首先需要对用户提供的工程文件进行工程化处理。如果用户提供的是光绘文件,在工程化处理时要修改阻焊层阻焊开窗尺寸的大小,使之适应生产线的生产能力。
背景技术
目前,采用CAM350软件修改阻焊层阻焊开窗尺寸的大小,操作过程如下:
1、正确导入并对齐需要处理的印制板光绘文件;
2、查询并记录需修改阻焊处的顶、底层焊盘的形状和尺寸,以及相应阻焊层阻焊盘的D码;
3、顶、底层焊盘尺寸加上相应的阻焊放大尺寸计算出合适的阻焊尺寸。阻焊放大尺寸根据工序生产能力确定;
4、用第2步记录的顶、底层焊盘的形状和第3步计算出的阻焊尺寸,新建一个D码;
5、打开待修改层,其他层关掉,将第2步记录的相应阻焊层阻焊盘的D码全部转换为第4步新建的D码。
由以上操作过程可知,修改一类D码的阻焊开窗尺寸比较繁琐,且容易出现人为错误。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的修改一类D码的阻焊开窗尺寸比较繁琐,且容易出现人为错误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修改阻焊开窗尺寸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大大减少工程准备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修改文件的准确性和效率。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
一种修改阻焊开窗尺寸的方法,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正确导入并对齐需要处理的印制板光绘文件,设置好各层的类型;
2】在通孔焊盘阻焊开窗尺寸和表贴焊盘阻焊开窗尺寸中选择一个修改类型:
2.1】当选择修改类型为通孔焊盘阻焊开窗尺寸修改时,输入对应的通孔焊盘放大尺寸:
2.1.1】在顶层或底层选择任一层当前层,其他层全部关闭;
2.1.2】选择当前层要修改阻焊开窗尺寸的通孔焊盘;
2.1.3】计算出通孔焊盘阻焊开窗尺寸:
2.1.4】读取步骤2.1.2】中所选择的的通孔焊盘的形状,并结合2.1.3】中计算出的通孔焊盘阻焊开窗尺寸创建一个D码;
2.1.5】打开顶、底阻焊层,其他层全部关闭;
2.1.6】查询步骤2.1.2】中当前层对应的阻焊层阻焊盘的D码;
顶、底阻焊层通孔焊盘阻焊同位置处D码一般相同,所以只需查询顶层D码。
2.1.7】将顶、底阻焊层阻焊盘的D码全部替换为创建的D码,完成通孔焊盘阻焊开窗尺寸的修改;
2.2】当选择修改类型为表贴焊盘阻焊开窗尺寸修改,输入对应的表贴焊盘放大尺寸;
2.2.1】判断待修改的表贴焊盘开窗尺寸的表贴焊盘是位于顶层还是底层;
表贴焊盘位于顶层,则设定顶层为当前层,如果表贴焊盘位于底层,则设定底层为当前层,并将其他层全部关闭;
2.2.2】选择当前层要修改阻焊开窗尺寸的表贴焊盘;
2.2.3】计算出表贴焊盘阻焊开窗尺寸:
用表贴焊盘放大尺寸加上查询得到的表贴焊盘尺寸即为表贴焊盘阻焊开窗尺寸;
2.2.4】读取步骤2.2.2】中所选择的的表贴焊盘的形状,并结合2.2.3中计算出的表贴焊盘阻焊开窗尺寸创建一个D码;
2.2.5】打开当前层对应的阻焊层,其他层全部关闭;
2.2.6】查询步骤2.2.2】中当前层对应的表贴焊盘阻焊层阻焊盘的D码;
2.2.7】将当前层对应的阻焊层阻焊盘的D码全部替换为创建的D码,完成表贴焊盘阻焊开窗尺寸的修改。
本发明所具有的优点:
1、通过上述方法,只需鼠标点击需修改阻焊尺寸的一类D码中的任一个焊盘位置,可实现快速准确修改阻焊开窗尺寸。
2、不需要人工查询焊盘的形状和尺寸,不用查询对应阻焊层阻焊盘的D码,不用手工计算和新建D码,极大程度的减少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修改阻焊开窗尺寸的流程图;
图2为设置层的类型;
图3为选择操作类型和输入参数对话框;
图4为选择表贴焊盘阻焊放大时,弹出表贴焊盘位于顶层还是底层的询问框;
图5为光绘文件中阻焊放大不足,需要修改阻焊开窗尺寸界面示意图;
图6为修改阻焊开窗尺寸后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A-通孔焊盘顶、底层阻焊放大不足;B-顶层表贴焊盘阻焊放大不足;D-通孔焊盘顶、底层修改阻焊开窗尺寸后示意图;E-顶层表贴焊盘修改阻焊开窗尺寸后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第六三一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第六三一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919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除尘器拒尘网
- 下一篇:乒乓球与拍的放置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