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导体绝缘层的挤出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91453.7 | 申请日: | 2012-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657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李训祥;王新祥;周志梅;王卉;胡云昌;李贻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康利亚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14 | 分类号: | H01B1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杨小双 |
地址: | 2393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体 绝缘 挤出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体绝缘层的挤出工艺。
背景技术
电缆是一种用于电能传输和信号传输的载体,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电缆的使用极为广泛,由于电缆用量大,故在其生产过程中,生产压力同样巨大,在大规模的电缆生产过程中,生产效率是生产效益的主要因素之一,如何寻找到一种既可以节省原料,又能提高生产效益以及提高产品质量的方法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导体绝缘层的挤出工艺,通过本发明提出的挤出工艺得到的电缆的绝缘层的厚度均匀,且与预设的绝缘层厚度接近,从而提高电缆质量。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导体绝缘层的挤出工艺,所述导体的外径为4.2mm,包括如下步骤:在加热通道内加热粒料使之塑化为熔体;传输所述熔体,使之由模芯与模套之间的间隙通过,所述模套内孔的孔径为6.5mm,所述熔体附着在由所述模芯引出的所述导体表壁形成所述绝缘层,所述模芯内孔的孔径为4.5mm。
“传输所述熔体”进一步为:边加热边传输所述熔体。
“传输所述熔体”后还包括滤除所述熔体内的固体颗粒。
所述模芯与所述模套同心设置。
所述模套与所述模芯之间的间距略小于所述绝缘层的厚度。
基于以上技术方案的公开,本发明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本发明提出的挤出工艺得到的电缆的绝缘层的厚度均匀,且与预设的绝缘层厚度接近,从而提高电缆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1
一种导体绝缘层的挤出工艺,导体的外径为4.2mm,包括如下步骤:
S11、在加热通道内加热粒料使之塑化为熔体。
具体的,使粒料经由料斗的进料口进入挤出机的内腔,处于挤出机的内腔的粒料在加热装置的加热作用下由粒料变成熔体,挤出机的内腔即为加热通道。
S12、边加热边传输熔体。
具体的,挤出机的内腔设有传输螺杆,在加热状态下,传输螺杆传输熔体。
S13、滤除熔体内的固体颗粒。
具体的,在传输过程中,熔体经过滤网,从而将熔体中的固体颗粒滤出来,从而可以提高产品质量。
S14、使熔体由模芯与模套之间的间隙通过后附着在由模芯引出的导体表壁并形成绝缘层,模套内孔的孔径为6.5mm,模芯内孔的孔径为4.5mm。
具体的,导体由牵引设备牵引,经由模芯出来,而模芯与模套之间留下间隙,熔体在传输螺杆的挤出作用下经由模芯与模套之间留下的间隙出来,从而覆盖在导体表壁,从而形成绝缘套,模芯与模套同心设置,从而保证导体外的绝缘层均匀,模套与模芯之间的间距略小于绝缘层的厚度,由于挤出放大效应,使得由模芯与模套之间的间隙出来的熔体,形成的绝缘层的厚度与预设厚度相近。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康利亚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康利亚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9145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乳头饮水器检查装卸工具
- 下一篇:弦弧形动子磁路磁阻电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