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尾门的内手柄的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85190.9 | 申请日: | 2012-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1136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4 |
发明(设计)人: | 李昊相 | 申请(专利权)人: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E05B1/00 | 分类号: | E05B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14 | 代理人: | 程伟,王锦阳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柄 结构 | ||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2年10月5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2-110545号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结合于此,用于通过该引用的所有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尾门内手柄的结构,更具体地,涉及在不降低尾门的开启高度时,使较矮的人能够更容易握住的尾门内手柄的结构。
背景技术
具有尾门的SUV或MPV车辆包括车体后侧的开口以便于装载物品,尾门被配置以开启/关闭作为载物空间入口的开口。
如图1A中所示,尾门竖直且可旋转地安装在车体的后侧以便开启/关闭开口,所述尾门在内部下端具有内手柄以便当尾门向上开启和关闭时方便使用者。
内手柄分为装饰集成型(trim integrated type)、面板嵌入型、夹辊型(grip type)等等,并且根据车辆的类型或车辆的规格选择性地安装在尾门中。
同时,如图1A中所示,因为当尾门开启时内手柄的位置较高,所以较矮的人(特别是女性)不方便使用内手柄。
这种不便可以通过减小尾门的开启角度来解决。但是,如果减小开启角度,相对较高的人可能会将头磕到尾门(如图1B中所示),并且可能不便于装载或卸下物品。
公开于本发明背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如图1C中所示,按照需要从尾门的内侧选择性地悬挂绳索或线缆来安装辅助环,以便当使用者关闭尾门时能够拉动辅助环。
但是,当尾门开启时,具有悬挂绳索或线缆的辅助环存在影响外观的问题,并且在装载或卸下物品时也会造成不便。
因此,本发明的各个方面提供尾门内手柄的结构,使用者可以更容易地握住手柄而与其身高无关,所述结构甚至不需要另外安装辅助环以及调节尾门的开启角度。
本发明的各个方面提供尾门的内手柄的结构,该内手柄竖直且可旋转地安装在车体的后侧,包括:具有沿纵向形成在外部圆周表面的滑孔的筒体;插入筒体并且具有适配孔的活塞;安装在所述活塞的一端的手柄;通过滑孔进入筒体以插入所述适配孔的支架横梁;连接为使所述支架横梁滑动的马达;以及配置为根据所述尾门的开启或关闭而将电力提供到所述马达的控制模块。
所述活塞和所述筒体可以成为一对,两对活塞和筒体可以平行设置以便分别连接到所述手柄的一侧和另一侧,而所述支架横梁可以安装在两对的活塞和筒体之间,使得所述支架横梁的一端和所述支架横梁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到两对的活塞和筒体。
所述内手柄的结构可以进一步包括:弹簧,其插入到所述筒体中以在活塞从筒体向外伸出的方向上施加弹性力;其中所述马达通过缆线与所述支架横梁连接,所述缆线缠绕在滑轮上且所述缆线的一端绑到所述支架横梁,使得所述活塞通过弹簧的弹性力从所述筒体伸出,并且当驱动所述马达时,通过所述缆线传送克服了所述弹簧的弹性力的所述马达的旋转力,使得所述活塞插入所述筒体中。
另外,所述尾门可以配置成通过安装在所述车体中的铰链支架转动,枢杆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铰链支架中并且固定到所述尾门,所述尾门还包括开关,所述开关的按钮根据所述枢杆的转动来按动,所述开关与配置为检测所述尾门开启或关闭的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
另外,蜗杆可以安装于所述马达的转轴,并且与所述蜗杆接合的蜗轮安装于所述滑轮。
相应地,内手柄可以根据尾门的开启/关闭状态从尾门伸出或返回到初始位置,使得不考虑使用者的身高,使用者都可以更容易和方便地握住内手柄,并且不需要调节尾门的开启角度。
由于内手柄使活塞通过弹簧和线缆滑动,因此甚至当尾门突然关闭时,软电缆可以减轻震动,从而防止损坏马达和/或与马达连接的该类型的齿轮。
开关可以被配置使得按钮根据尾门的转动而物理按动,使得控制模块可以更快速且准确地识别尾门开启或关闭。
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具有其他的特性和优点,这些特性和优点从并入本文中的附图和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将在并入本文中的附图和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进行详细陈述,这些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共同用于解释本发明的特定原理。
附图说明
图1A和图1B分别为显示根据在尾门开启的状态中的身高差别,对于尾门的相对高度的图片和视图。
图1C为显示相关技术中安装在尾门中的辅助环。
图2为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组成元件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8519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