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球形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84465.7 | 申请日: | 2012-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662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刘又勇;孙实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泰坦能源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58 | 分类号: | H01M4/58;H01M4/62 |
代理公司: | 广东秉德律师事务所 44291 | 代理人: | 杨焕军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球形 磷酸 正极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球形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能源与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两大主题。进入21世纪,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与人类活动的日益频繁,地球资源的消耗也急剧增加,尤其是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的大量消耗而濒临枯竭。能源问题成为人类未来发展的首要问题。为此,人类在寻找各种替代能源,尤其是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但如何有效的存储和利用这些新能源,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锂离子电池以其独特的优势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寿命长,环境友好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便携式电子通讯产品和电动工具中,未来也将成为能源存储的明星,被大规模应用在电动自行车,电动汽车以及大型储能领域。
正极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的关键材料之一,对整个锂离子电池的容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也正成为各国新能源材料领域研发,产业化以及大规模应用的焦点。在目前比较多的正极材料研究中,钴酸锂(LiCoO2)和镍酸锂(LiNiO2)因结构不稳定存在安全问题,以及环境问题不适合大规模的应用;锰酸锂(LiMn2O4)材料存在高温循环容量衰减严重的问题,制约着其在动力电池领域进一步的应用;尽管三元材料(LiNi1/3Co1/3Mn1/3O2)的综合性能比较突出,但仍然存在有毒元素和战略资源元素Co的问题,该材料只能作为过渡性产品应用。对于磷酸铁锂(LiFePO4)材料而言,由于其循环性能优异,安全性能高,环境友好,成本适中,成为未来最有潜力在储能与动力电池领域大规模应用的正极材料。
然而,对于磷酸铁锂材料而言,存在着最突出的两个缺点:离子电导率低和电子电导率低,该材料的两个缺点致使磷酸铁锂材料的可逆容量不高,倍率容量低,限制了磷酸铁锂材料大规模的应用。针对磷酸铁锂材料的缺点,目前主要的改善方法一般采用固相法或者各种液相软化学的方法,通过包覆碳,金属离子掺杂或者采用金属粉末提高电导,以及减小颗粒尺寸等手段,从而达到提高其电化学性能的目的。
在采用软模板法制备磷酸铁锂的方法中,主要为先均匀混合各种原料,再加入模板剂,通过水热法得到各种尺寸和形态的纳米粒子。软模板法制备磷酸铁锂方法的优点是合成粒子比较均匀,纯度较高,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1607703A(模板水热法合成纳米磷酸亚铁锂材料的方法),但是由于所采用的水热过程,一般都涉及到高温高压,存在很多安全问题,不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又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1906661A(有序层状自组装纳米结构磷酸铁锂多晶粉体及其制备方法)公开的采用表面活性剂双重模板下,合成有序层状结构纳米磷酸铁锂,其容量比较好,该制备过程繁琐,不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另外,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1383409A(一种制备多孔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方法)的技术采用水热反应,水热反应持续时间甚至更长,达到2天,在大规模产业中的时间成本将难以想象,而且该发明产品的性能未在专利中表述出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球形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采用常温常压的软模板法,使得各种原料离子均匀分散在模板剂溶液中,然后通过喷雾干燥得到前躯体,并在高温热处理过程中得到具有中空结构的球形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显示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所述球形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它是结构式为Li(1-x)AxFe(1-y)ByPO4/C磷酸铁锂材料形成的颗粒具有中空球形结构,颗粒球粒直径为4~25μm,平均比表面积为5~30m2/g;其中0≤x≤0.15,0≤y≤0.15,A和B分别为Ag、Mg、Zn、Cu、Al、In、Ti、Nb、Mo、V、Zr、Mn、Cr、Ni、Co元素及稀土元素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C按照质量百分比计算占Li(1-x)AxFe(1-y)ByPO4/C化合物的含量为1~20%。
本发明所述球形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泰坦能源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泰坦能源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844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瓷砖
- 下一篇:T字路口行人、车辆无障碍组合式立交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