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苦荞饮料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83784.6 | 申请日: | 2012-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875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岳心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大方百里花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2/38 | 分类号: | A23L2/38;A23L1/29 |
代理公司: | 贵阳东圣专利商标事务有限公司 52002 | 代理人: | 夏林 |
地址: | 551600 贵州省毕节地区毕***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饮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苦荞饮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苦荞(Fagopyrum tataricum (L.) Gaertn)属于蓼科荞麦属,是自然界中甚少的药食两用作物,据《本草纲目》记载:苦荞味苦,性平寒,能实肠胃,益气力,续精神,利耳目,炼五脏渣秽;在《千金要方》、《中药大辞典》及相关文献中对苦荞都有记载:可安神、活气血、降气宽肠、清热肿风痛、祛积化滞、清肠、润肠、通便、止咳、平喘、抗炎、抗过敏、强心、减肥、美容等功效。苦荞所含黄酮的主要成分为芦丁,能促进维生素C在体内积蓄,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保持毛细血管正常的活性,促进细胞增生,还可以用来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现有技术利用苦荞生产的保健饮料,都存在活性成分含量低、质量不稳定、产率低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而提供的一种能有效防止活性成分流失,产品质量稳定,产率高的苦荞饮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主要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的一种苦荞饮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处理:将苦荞挑选、除杂,并经脱壳处理,清理干净;
(2)蒸煮:将经过预处理的苦荞放入蒸笼中用95~100℃蒸煮25-35min;
(3)磨浆:将蒸煮后的苦荞用胶体磨磨浆;
(4)调配:加入苦荞重量1-2%的甘草粉溶液,搅拌均匀后用胶体磨再磨两遍;
(5)均质:均质压力25-35Mpa,温度35-45℃;
(6)灌装:利用灌装封口机进行灌装、封口;
(7)杀菌:110-130℃杀菌25-35min;
(8)检验:经检验合格后即得苦荞饮料成品。
上述苦荞饮料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5)中所述均质为二级均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有益效果,从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采用甘草粉溶液主要含甘草甜素,不仅可以作为甜味剂掩盖苦荞的苦味,且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抗心律失常、保护消化系统等作用。采用二级均质使物料的料液在挤压,强冲击与失压膨胀的三重作用下使物料细化,从而使物料能更均匀的相互混合。从而能有效防止苦荞活性成分在生产过程中流失,使苦荞饮料发挥良好的保健作用。且生产产率高,产品质量稳定,工序简单、环境污染小。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苦荞饮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处理:将苦荞挑选、除杂,并经脱壳处理,清理干净;
(2)蒸煮:将经过预处理的苦荞放入蒸笼中用95~100℃蒸煮30min;
(3)磨浆:将蒸煮后的苦荞用胶体磨磨浆;
(4)调配:加入苦荞重量2%的甘草粉溶液,搅拌均匀后用胶体磨再磨两遍;
(5)均质:均质压力30Mpa,温度40℃;
(6)灌装:利用灌装封口机进行灌装、封口;
(7)杀菌:120℃杀菌30min;
(8)检验:经检验合格后即得苦荞饮料成品。
实施例2:
一种苦荞饮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处理:将苦荞挑选、除杂,并经脱壳处理,清理干净;
(2)蒸煮:将经过预处理的苦荞放入蒸笼中用100℃蒸煮25min;
(3)磨浆:将蒸煮后的苦荞用胶体磨磨浆;
(4)调配:加入苦荞重量1%的甘草粉溶液,搅拌均匀后用胶体磨再磨两遍;
(5)均质:均质压力35Mpa,温度35℃;
(6)灌装:利用灌装封口机进行灌装、封口;
(7)杀菌:110℃杀菌35min;
(8)检验:经检验合格后即得苦荞饮料成品。
实施例3:
一种苦荞饮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处理:将苦荞挑选、除杂,并经脱壳处理,清理干净;
(2)蒸煮:将经过预处理的苦荞放入蒸笼中用95℃蒸煮35min;
(3)磨浆:将蒸煮后的苦荞用胶体磨磨浆;
(4)调配:加入苦荞重量2%的甘草粉溶液,搅拌均匀后用胶体磨再磨两遍;
(5)均质:均质压力25Mpa,温度45℃;
(6)灌装:利用灌装封口机进行灌装、封口;
(7)杀菌:130℃杀菌25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方百里花食品有限公司,未经贵州大方百里花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837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苯甲酸正丁酯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纳米氟化镁的超声化学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