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侧围大梁框架车体及其组装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83777.6 | 申请日: | 2012-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957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林祐廷 | 申请(专利权)人: | 财团法人金属工业研究发展中心 |
主分类号: | B62D25/00 | 分类号: | B62D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董惠石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梁 框架 车体 及其 组装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体的结构,尤其涉及一种侧围大梁框架车体及其组装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市场为了因应消费者对于车辆的大量需求,因此需要快速生产车辆,为此在构造设计上,几乎都是以单体化(unibody)的车体架构来生产车子,单体化(unibody)的车体是从单元化(unitized-body)车体的用字简化而来的,其概念是车体结构由折叠的槽化钢梁和压制的钣金件焊接结合为一个整体刚性的车壳,特别是其中的钣金件也作为共同承载車体结构负荷的一环。
然而,前述单体化的车体架构虽可达到快速生产车辆的需求,但如此设计的车体结构由于钣金件与车体梁柱之间的构造环环相扣,因此在车型需要做修改时,就无法快速的进行整体车型的修改,导致车商研发新车型的制造成本高昂。
发明内容
由于现有单体化车体架构的钣金件与其他构造环环相扣,因此无法快速的随车型的不同做修改而导致开发车辆成本高昂。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侧围大梁框架车体及其组装方法,以管杆件套合焊接的手段形成侧面车体框架,并将前、中、后柱融合在该处,达到降低开发制造成本,可快速因应不同客户端的需求的功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侧围大梁框架车体,包括:
两侧面车体框架,是以左、右对称的形态设置在左、右的位置,两侧面车体框架分别在上方设有一顶管,各顶管是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长管体,在各顶管的前端套合焊接一朝前向下斜向延伸的上前柱管,又在各顶管的后端套合焊接一朝后向下延伸的上后柱管,在各顶管的下方设有一底管,各底管是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长管体,在各底管的前端套合焊接一朝前向上延伸的下前柱管,在各下前柱管的顶部形成一前插管,各上前柱管的前端套合焊接在各前插管,又在各底管的后端套合焊接一朝后向上延伸的下后柱管,各下后柱管的后端形成一后插管,各上后柱管的后端套合焊接在各后插管,又在各顶管与各顶管下方的底管之间焊接结合一竖直设置的中柱;
一车室底板,结合在两侧面车体框架的底管之间;
一车体前端模组,结合在两下前柱管与该车室底板的前端之间,在该车体前端模组设有一前悬吊转向系统;以及
一车体尾端模组,结合在两下后柱管与该车室底板的后端之间,在该车体尾端模组设有一后悬吊系统。
进一步,本发明中,配合所述各顶管的前端与后端各设有一前套接管与一后套接管,各前套接管的后半段套合焊接在各顶管前端的周围,各后套接管的前半段套合焊接在各顶管后端的周围;所述各上前柱管的后端穿入各前套接管的前半段内焊接结合,所述各上后柱管的前端穿入各后套接管的后半段内焊接结合。
进一步,本发明中,所述各下前柱管在后端设有一前插管部,以各前插管部的后端与该底管的前端结合,在各前插管部的前端朝上延伸一延伸管部,又在各延伸管部朝前向上延伸一倾斜管部,在各倾斜管部的前端朝前直向延伸一直管部,所述前插管焊接形成在各倾斜管部前端部的顶面;所述车体前端模组的左、右两侧结合在两下前柱管的延伸管部、倾斜管部与直管部之间;在所述各上前柱管前端的左、右两侧与各倾斜管部前端的左、右两侧之间焊接结合一加强板。
进一步,本发明中,在各所述上前柱管前端的左、右两侧与各所述倾斜管部前端的左、右两侧之间焊接结合一加强板。
进一步,本发明中,所述各中柱设有一竖直的中柱梁,在各中柱梁的顶端形成一顶管结合部,各顶管结合部是钣件并套合焊接在所述各顶管中间的周围,又在各中柱梁的底端结合一底管结合部,各底管结合部是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长钣件,各底管结合部套合焊接在所述各底管的周围。
进一步,本发明中,所述各下后柱管在前端设有一后插管部,以各后插管部结合在所述各底管的后端,在各后插管部的后端朝后向上延伸一前倾斜管部,又在各前倾斜管部的后端朝后向上延伸一后倾斜管部,各后倾斜管部倾斜的角度大于各前倾斜管部倾斜的角度,所述各后插管接合在各后倾斜管部的后端。
更进一步,本发明中,所述各顶管是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长圆管体,所述各上前柱管是斜向延伸的长圆管体,所述各上后柱管是斜向延伸的长圆管体;所述各底管是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长方管体,所述各下前柱管是斜向延伸的长方管体,所述各下后柱管亦是斜向延伸的长方管体。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上述的侧围大梁框架车体的组装方法,其步骤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财团法人金属工业研究发展中心,未经财团法人金属工业研究发展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837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透气功能鞋用勾心
- 下一篇:软件运行方法及外存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