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向间歇运动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82602.3 | 申请日: | 2012-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623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姜立军;景广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H27/10 | 分类号: | F16H27/10;F16H5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何淑珍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向 间歇 运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实现间歇运动方向可变性的机械运动机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向间歇运动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间歇运动机构,是由驱动棘轮、摇杆、止回棘轮、棘爪等组成的。机构工作时,摇杆往复摆动,驱动棘爪即可推动棘轮做间歇运动。在摇杆回程摆动时,由于受到止回棘爪的止回作用,棘轮不会发生逆转。这种机制就保证了棘轮的单方向间歇运动。但是,这种机构的间歇运动方向不可调,只能进行某一个方向的间歇运动。实际生产和生活应用中需要可变向的间歇运动的场合,这种机构则无法满足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针对现有实现间歇运动方向可变性的机械运动机构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双向间歇运动机构。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提供一种双向间歇运动机构,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机体,机体上连接有驱动机构;所述间歇运动机构还包括控制手杆、第一棘轮组与第二棘轮组,控制手杆伸入机体内并与第二棘轮组的主动棘轮相连;控制手杆包括设在手杆顶端的操作按钮与设在手杆末端的凸台,机体内设有与凸台配合的凹槽;按下按钮,凸台嵌入凹槽内。
优选地,所述机体还包括第一机体与第二机体三部分,控制手杆还包括弹性定位爪;控制手杆通过弹性定位爪与机体的轴肩进行定位。
优选地,所述弹性定位爪上设有定位突起,所述机体的轴肩上设有与定位突起的定位凹槽。
优选地,所述第一棘轮组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棘轮与第二棘轮,第二棘轮上设有第一压紧弹簧。
优选地,所述第二棘轮组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三棘轮与第四棘轮,第四棘轮上设有第二压紧弹簧。
优选地,控制手杆通过螺栓与第三棘轮相连。
优选地,所述凸台为一字型凸台,所述凹槽为一字型凹槽。
运动方向由控制手杆所控制。机体中设有两组棘轮,分别记为放第一棘轮、第二棘轮、第三棘轮与第四棘轮。控制手杆通过弹性定位爪与机体轴肩进行定位,并通过螺栓与第二个棘轮组的主动棘轮相连。控制手杆末端设有两个一字型突起。
控制手杆处于松弛状态时,在第一压紧弹簧1的作用下,第二棘轮2向第一棘轮压紧,二者处于啮合状态;而由于控制手杆无作用力,第三棘轮在控制手杆的带动下与第四棘轮脱离,二者处于非啮合状态;整个机构可进行正向间歇运动。
当外力作用于控制手杆时,将控制手杆向下压入机体的一字型槽的末端后旋转90°,控制手杆上的一字型凸台受到一字型槽端面的平面约束而定位,控制手杆处于压紧状态,此时第二棘轮在控制手杆的带动下与第一棘轮脱离啮合,而第三棘轮在手杆作用下与第四棘轮相互啮合;整个机构可进行反向间歇运动。将控制手杆逆向旋转90°,则可通过一字型槽退回松弛状态,第三棘轮与第四棘轮脱离啮合而第一棘轮与第二棘轮恢复啮合,整个机构恢复正向啮合。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为了满足实际生产生活对间歇运动机构的方向可变性的需求,本发明提供一种双向间歇运动机构,该机构不仅能稳定的进行某一个方向的单向间歇运动,而且还能通过简单的操作改变间歇运动的方向。本发明的机体中设有两组棘轮,控制手杆通过弹性定位爪与机体轴肩进行定位,并通过螺栓与第二个棘轮组的主动棘轮相连。手杆末端有两个一字型凸台。手杆处于松弛状态时,在第一压紧弹簧的作用下,第一组棘轮处于啮合状态,而第二组棘轮之间相互脱离而处于非啮合状态,整个机构可进行正向间歇运动。外力作用于控制手杆,将控制手杆向下压入机体的一字型槽的末端后旋转90°,控制手杆上的一字型凸台受到槽端面的平面约束而定位,此时第一组棘轮脱离,在控制手杆作用下的第二组棘轮相互啮合,整个机构可进行反向间歇运动。在实际生产生活中需要变更间歇运动的运动方向的场合下,本机构可以方便的控制变化运动方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双向间歇运动机构的装配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图1的B-B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双向间歇运动机构的爆炸图;
图5是本发明双向间歇运动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控制手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发明目的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实施例不能在此一一赘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因此限定于以下实施例。除非特别说明,本发明采用的材料和加工方法为本技术领域常规材料和加工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826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