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控制模块及方法、电力动态记录装置及其实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81321.6 | 申请日: | 2012-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191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符光辉;凌勇;林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天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276 | 代理人: | 刘云贵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模块 方法 电力 动态 记录 装置 及其 实现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芯片间的控制模块及方法,以及涉及应用于智能变电站的电力动态记录装置,以及相应的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智能变电站是以变电站一、二次设备为数字化对象,通过对数字化信息标准化实现站内外信息共享和互操作,具有全站信息数字化的重要特征。随着处理的数据量和复杂程度,以及用户对数据的实时性的要求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地采用分别具有控制功能和数据运算功能的不同处理器进行协同处理,以达到最佳的系统性能。
现有技术中,在针对以上应用到两个或多个处理器进行数据处理和信息交互的系统设计上,通常采用共享存储器进行信息和数据的交互。CN101114272A的专利文献就公开了一种可实现芯片内的ARM核和DSP核间通信的芯片及通信方法,包含:ARM核、DSP核及共享存储器,芯片内设置有共享存储器,提供数据收发缓存区域,特别是提供数据共享的通信,ARM核和DSP核通过向共享存储器中的由ARM核/DSP核预设的地址单元写入数据,并通知对方读取,从而在共享存储器中进行数据的收发和交互。
此外,公开号为CN102378133A的专利文献也公开了一种采用双核来进行数据信息处理和交互的系统及方法,包括:ARM微处理器与DSP处理器,其中,ARM微处理器主要用来执行控制,DSP处理器主要用来进行数据信息处理,ARM微处理器通过共享RAM与DSP处理器内部通信。并且还包括与ARM微处理器相连的中高速传输接口模块和串口模块。此类现有技术的显著缺点是:由于采用共享存储器,需要设计专门的总线控制模块以实现两个处理器对共享存储器的分时访问,不仅增加了硬件的设计难度和成本,并且灵活性和可移植姓也较差。
在变电站从传统变电站向智能变电站发展的过程中,其自动化程度的要求越来越高,主要特征是:一次设备智能化,二次设备网络化,符合IEC61850 标准。即:智能变电站内信息数字化,信息传递网络化,通信模型标准化,使设备和功能共享统一的平台。智能变电站有大量的网络报文数据需要监视、分析、存储,网络报文记录与故障录波功能都在智能变电站中得到应用,当一个数字报文进来,需要同时实现网络报文和故障录波功能。
目前,国内已经出现了几种智能变电站网络报文记录装置和录波装置,网络报文记录装置可实现原始报文记录,录波装置可实现暂态录波,但这两种装置需要分别组屏,各自实现各自的功能。报文记录装置主要实现对智能变电站中网络系统异常的数据记录和诊断,录波装置主要实现对一次系统异常的数据记录和诊断。
由于现有技术基本上是采用两套独立装置或在一套装置内由两种独立的硬件来执行,因此,其显著的缺点包括:第一,两种报文之间很难保证同步,难以实现同步保存及启动;第二,硬件模块设计复杂,增加了系统的不确定因素;第三,网络报文和故障录波结果的可靠性较差,以至于不能满足智能变电站通信模型标准化的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控制模块及方法,其一方面能够实现处理器之间快速的通信响应,另一方面,能够降低硬件设计的难度和成本。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智能变电站的电力动态记录装置及其实现方法,其能够同步完成网络报文和故障录波,并且硬件结构简单,数据处理结果的可靠性得到显著提高。
所述的电力动态记录装置及其实现方法基于本发明所提供的控制模块及方法来实现。
本发明的技术思路是采用连根线即可实现对于芯片的中断控制,即一根用于发送中断信息,另一根检查其中断请求状态;采用3根线即可实现双向的中断控制。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控制模块,至少包括微处理器和DSP,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处理器具有第一GPIO端口,其通过第一控制线连接至所述的DSP的第一GPIO端口,用于触发DSP中断;所述的DSP具有第二GPIO端口,其通过第二控制线连接至所述的微处理器的第二GPIO端口,用于触发微处理器中断;以及所述的微处理器和DSP之间还连接有用于检测中断请求状态的第三控制线,所述的第三控制线是连接在微处理器与DSP的第三GPIO端口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天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天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813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HVDC输电线路的故障保护
- 下一篇:无线资源分配优化方法及无线通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