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发多收式声学测量海洋内波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78674.0 | 申请日: | 2012-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632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李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G01S15/88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徐宁;关畅 |
地址: | 51805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发 多收式 声学 测量 海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洋内波测量方法,特别是关于一种多发多收式声学测量海洋内波方法。
背景技术
海洋内波是海水内部由于垂直方向密度不同而形成的界面波。由于海洋中密度小的海水在上面,密度大的在下面,因此在垂直方向存在明显的密度分层。外部环境的扰动,如潮汐、风等因素的干扰,会导致密度分层的等密面上激发相应的波动,也即内波。观测手段是制约现代内波研究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卫星观测虽然可以给出大范围水平图像,但它不能对海水内部结构进行直接、连续的观测,且其反演技术受云量、降水、海表风等外部环境因素限制较大;而潜标等锚定观测存在造价高、风险大、安装难度大的缺点;此外,走航观测不能获得瞬时大面资料。与上述三种方式相比,声波在海水中具有传播距离远、耗散小、承载信息丰富等优点,因此是现今比较先进有效的观测手段之一。目前,国内外声学测量内波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三种:1)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ADCP)、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ADV)等利用高频声波的多普勒效应测量内波,以在局部范围内得到高精度的内波流速,但由于高频声波在海水中衰减较快,因此测量范围有限。2)声层析和地震方法,通过测量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特性,利用逆方法反演内波,但它通常花费较大,且不适合长期观测。3)用美国罗德岛大学发明的倒置回声测深仪Inverted Echo Sounder观测内波,但它只能定时发射单频声波,在大洋环流等慢变现象的观测中应用较广,却不适合测量快速演变的内波,且其反演技术是基于经验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发多收式声学测量海洋内波方法,该方法通过发射中频声波现场来观测内波,能够有效克服传统内波观测中存在的花费较大、观测范围较小和观测变量单一等缺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发多收式声学测量海洋内波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将安装有内波测量装置的浮力舱放于海底,换能器垂直向上朝向海面;2)同步发射预设的m个频段的声学信号;3)接收返回的声学信号,并分别记录各频段声学信号的回声时间{ti′},i=1,2,…,m;4)确定去除背景环境影响的回声时间:4.1)将步骤3)的回声时间去除因潮汐海平面起伏所造成的回声时间变化的硬性,获得去除潮汐影响后的回声时间{ti},i=1,2,…,m;4.2)去除潮汐影响后的回声时间{ti},i=1,2,…,m满足下式Rayleigh概率分布:
上式中,b为Rayleigh分布曲线的宽度,t0为不存在粗糙海平面和海洋噪声影响的回声时间,其大小通过对去除潮汐影响后的回声时间{ti},i=1,2,…,m做非线性拟合确定;5)建立回声时间扰动时间序列:5.1)重复执行步骤2)~4)连续观测n次后,获得n个去除潮汐、粗糙海平面和海洋噪声影响的回声时间,构成去除背景环境影响回声时间的时间序列{t0j},j=1,2,…,n;5.2)将{t0j},j=1,2,…,n去除其平均值,获得相应的回声时间扰动时间序列{τj},j=1,2,…,n;6)通过现场测量或分析历史数据获取当地海区背景温度T、背景盐度S随海水深度z的变化情况,根据海水状态方程求解背景密度场将其代入下式计算浮力频率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未经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786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