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发多收式声学测量海洋内波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78674.0 | 申请日: | 2012-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632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李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G01S15/88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徐宁;关畅 |
地址: | 51805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发 多收式 声学 测量 海洋 方法 | ||
1.一种多发多收式声学测量海洋内波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将安装有内波测量装置的浮力舱放于海底,换能器垂直向上朝向海面;
2)同步发射预设的m个频段的声学信号;
3)接收返回的声学信号,并分别记录各频段声学信号的回声时间{ti′},i=1,2,…,m;
4)确定去除背景环境影响的回声时间:
4.1)将步骤3)的回声时间去除因潮汐海平面起伏所造成的回声时间变化的硬性,获得去除潮汐影响后的回声时间{ti},i=1,2,…,m;
4.2)去除潮汐影响后的回声时间{ti},i=1,2,…,m满足下式Rayleigh概率分布:
上式中,b为Rayleigh分布曲线的宽度,t0为不存在粗糙海平面和海洋噪声影响的回声时间,其大小通过对去除潮汐影响后的回声时间{ti},i=1,2,…,m做非线性拟合确定;
5)建立回声时间扰动时间序列:
5.1)重复执行步骤2)~4)连续观测n次后,获得n个去除潮汐、粗糙海平面和海洋噪声影响的回声时间,构成去除背景环境影响回声时间的时间序列{t0j},j=1,2,…,n;
5.2)将{tj0},j=1,2,…,n去除其平均值,获得相应的回声时间扰动时间序列{τj},j=1,2,…,n;
6)通过现场测量或分析历史数据获取当地海区背景温度T、背景盐度S随海水深度z的变化情况,根据海水状态方程求解背景密度场将其代入下式计算浮力频率N:
上式中,g为重力加速度,ρ0为定常的密度参数;
7)将步骤6)获得的浮力频率N代入以下正交模态方程,通过求解方程特征值确定内波垂直结构模态Φ:
上式中,ω为内波频率,c为内波波速;
8)建立内波振幅与回声时间扰动的关系:
8.1)基于步骤6)中的提供的背景温度T、背景盐度S条件,假设一内波振幅为A,其引起的温度剖面Tiw和盐度剖面Siw由下式确定:
8.2)基于步骤8.1)所获得的温度剖面Tiw、盐度剖面Siw,利用海水声速方程确定声速随海水深度z的分布ciw(z),将其代入下式计算相应的回声时间t″:
上式中,H是浮力舱到海表的距离;
8.3)基于步骤6)中的背景温度T和背景盐度S,利用海水声速方程确定声速随海水深度z的分布ciw0(z),将其代入下式计算无内波状态下的回声时间t0″:
上式中,H是浮力舱到海表的距离;
8.4)将步骤8.2)~8.3)确定的两回声时间t″和t0″代入回声时间扰动的定义式τ=t″-t0″,从而获得当地海区回声时间扰动τ和内波振幅A的关系:
A=A(τ)
8.5)已知步骤5)测量的回声时间扰动为时间序列{τj},j=1,2,…,n,根据步骤8.4)确立的回声时间扰动τ和内波振幅A的映射关系,获得对应的内波振幅时间序列为{Aj},j=1,2,…,n;
9)根据步骤8.5)获得的内波振幅时间序列为{Aj},j=1,2,…,n,通过下式得出相应的温度{Tj}、盐度{Sj}、流速(uj,wj)剖面的变化:
上式中,uj为水平流速,wj为垂直流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未经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7867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